姚安龙华寺,俗称-寺,位于姚安县城北12公里的光禄镇西山麓。西山形如游龙盘旋,山仞重峦突兀,此山民间称龙华山。
龙华山,郁郁葱葱,栗树、茶树、菩提树、苍松翠柏,竞相耸立,高峻挺拔,龙华寺就在险峻的丛林之中。龙华寺原址名卧佛庵,始建于公元907-923年(即后唐天祐年间,蒙诏世隆时期)据清郡人河南光山县蔡龙松所撰《重修龙华山-寺碑记》载:“一日夜间,因有神僧到此拜佛,半夜即去,由此,大理僧人知聪即结庵于此,勤修戒律,开山创寺,后人称为古刹。”
13世纪时,蒙古兵灭大理国,相国高泰祥殉国,其女菩提痛国破家亡,兄弟离散,于卧佛庵出家,将出生时印度僧人所赠的菩提树籽植于寺后,以卜兄弟聚散存亡,九籽生长良好,后兄弟九人果无恙,终得团聚。兄高长寿得授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总管,改建卧佛庵,更名-寺,并造菩提像供奉。
明初,有商崖禅师在此开设佛堂念佛,各地名僧盘龙、古庭、宗风、振续等七百余人云集于此。其后又有智聪、明转亦先后至此,龙华寺便成了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之一。明末,有寂空和尚从四川来姚安讲学,专精戒律,各寺僧侣相助,拔给田亩地租,布施金银,扩大寺宇。
1638年,旅行家徐霞客曾旅游到此,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风物景观曾简笔描述。龙华寺当时的住持和尚寂空为他敬奉午餐,并留他在后轩歇息。
龙华寺经康熙五十七年(1717年)火毁,土司高映厚及住持和尚寂空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毁,邑人马驷良及住持觉安和尚再建。重建时基址未动,按原样复修。但两次火毁都未涉及大悲殿(圆通楼)及后轩,故圆通楼及后轩仍为明代建筑。
龙华寺建筑庄严雄伟,中轴线居中,系古代宫殿式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山门为牌楼式建筑,门两侧有清人由云龙题书楹联一副:“佛生极乐世,山辟大唐年”,横额为“龙华古刹”。两侧佛龛内有哼哈二将泥塑。入内为一长方形小院,可从两侧再入二院,二院中有一长方形花台,花台植树一株,人称菩提,实则榆树。院两侧为钟鼓楼,三重檐,左右对峙,楼阁高耸,雕刻精细,彩绘夺目。由两侧上台阶为中厢,或称过道(过厅),近前为一栅栏,其旁为水池,南北长约10米,宽约5米,池水清幽,可视鱼游,水池两侧为两个花台,正中为一佛龛,龛内塑菩提女,为宋未大理相国高泰祥女。两侧为清人赵鹤清撰收楹联:“灭国痛流离视元段兴亡帝业侯封成泡影,出家全孝义参法王得度名山佛子铸金身”。横额为“果证菩提”。像后龛内直书梵文一行。沿水池两侧再上阶梯即为正殿院落,院的四角为四个花台,台内植金桂、柏树、玉兰。院中靠水池近处有一碑亭,与菩提女佛龛融为一体。亭两侧有碑,其一为云南省盐运使代理省长由云龙撰,记载龙华古刹的传说及毁建史迹。从院落两侧上正殿,殿外走廊宽敞。边缘以大理石屏栏镶嵌固住。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栋宇巍峨壮观,殿内塑有三世佛盘坐莲台上,两侧文殊、普贤、达摩、紧那罗、阿难、迦叶塑像,均为清代遗物,庄严肃穆。佛龛系木质雕刻装饰,众多的历史传说故事栩栩如生。砖雕遍布建筑的各个部位,为省内其他的建筑所罕见。
龙华寺除正殿、两厢、过道、钟鼓楼外,还有两耳、后轩、圆通楼等大小房屋百余间。寺外古柏参天,青翠碧绿,是县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龙华会”,三天会期内有大姚、永仁、牟定、南华、祥云、宾川、攀枝花等地群众纷纷而至,日达数万人。1981年9月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楚雄州姚安县城北12公里的光禄镇西山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元
光禄镇:光禄镇位于姚安县北部,距县城12公里。是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古城镇之一。古镇座落在光木山麓的缓坡上,座西北面东南。背靠光木山,左面有小邑后山,右面有高陀山。在光木山和高陀山之间,有大康郎菁,溪水常年不断,经古镇流入蜻岭河。古镇山环水绕,绿树成荫。
光禄古镇历史悠久。汉武帝元封2年(公元前109)年,就在这里的旧城村高陀山筑建弄栋城。唐、宋时期,城镇规模多次扩建…… 光禄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