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宗祠

天柱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柱宗祠

天柱县苗族侗族明清宗祠全县有100多座;现在保存完好的有30多座(其中县级文物保护有19座,省级文物保护有2座)。这些宗祠于明末至清光绪年间陆续兴建,始建年代长的杨氏先祠至今已逾400年,其它宗祠建筑年代至少也有130多年。杨、吴、王、舒、刘五姓的0追逆至唐、宋朝代,宗祠依据姓氏堂号分为“清白堂”、“延陵堂”、“冰壶堂”、“三槐堂”;或以始祖居地命名,如三门塘王氏“太原祠”;或以始祖职位命名,如三门塘刘氏宗祠-“昭勇将军”。它们以物质实体反映了历史、地域、权位等概况。

宗祠的建筑结构为外环砖墙以牌楼为面;左右山墙为马头墙,石灰粉内墙壁;牌楼顶部重檐翘角,主、副牌楼连为一体呈五面状;主牌楼高于副牌楼,上嵌姓氏、堂号或郡望名;主、副牌楼泥塑浮雕人物花卉图,并有对联书于柱子上。内为中国传统式穿斗、抬梁、排扇木构建筑,设正殿(又称正厅,建0神龛)、中殿(中堂)、过厅、戏楼、厢房、耳房、天井。其建筑形式富丽堂皇而大雅端庄,或中西合壁且耐人寻思。祠的泥塑、浮雕、木雕、彩绘人物典故、花鸟龙鱼,栩栩如生,布局谐调,寓意深远。正殿的左右山墙或后山墙楷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

宗祠的社会功能是:传承文明,怀念0,晒谱议事,教育族众,娱乐演出。天柱宗祠在接受荆楚文化和建筑技术中,吸收了封建伦理道德及家规族法,创新了文化模式和丰富了宗祠文化内涵。宗祠同姓族众每逢六月初六即“晒谱议事”,“晒谱”使本族谱牒不生虫霉坏,“议事”是重温家规祖训,缅怀0功德。现在族规内容为“遵纪守法、勤劳俭朴、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等,注入了新的观念。

天柱宗祠文化,体现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历史文化的丰厚内涵和地域特色,蕴藏着大量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教育学、伦理学以及宗族制度的资料。它们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