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钟鼓楼位于城区中心,它的建筑规模极小,但历史内涵极为丰富,被称为内江“袖珍博物馆”,现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在内江县署(现市中区政府)大门前,“筑台卷洞,上构谯楼”(古代城门上用以高望的楼)。天顺六年至万历年的150年间,谯楼先后二毁二修。崇祯年间(公元1634年)续修,“楼下有门为通道,楼上悬钟定昏旦。”故又称钟楼。明甲申(公元1644年)楼毁。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重建,为邑胜景。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谯门顷址,室宇卑陋,不足以瞻。”此后兴工重建,规模宏峻。光绪年间,楼毁于火后复修。内江谯楼的命运,正如朝代的交替,在数百年间几起几落。
“简州(阳)一座塔,离天一丈八……内江有座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这段民谣源起抗日战争胜利后,描述的是川东南地区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高层建筑,它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内江号召民众捐资,并拆谯楼建钟鼓楼庆贺。在一块纪事碑上有如下记载:八年抗战中,内江两次遭日机轰炸,县府亦罹于难。县长黄希濂于繁忙政务之余,亲自担纲图纸设计并督率兴建,历四月时间而成。
建成后的钟鼓楼坐北朝南,尖顶筒瓦、翼角,楼基为正方形,条石筑砌,南北拱券设门,边长5.7米。二楼以上为砖木结构,木质楼面,共7层,每层开方窗,逐层内收,木梯90余级,层均面积16平方米,通高29.7米。塔顶端,有一座直径约4米的机械钟为全城报时辰。这在当年,是城区内最高的建筑。
进入钟鼓楼底层,墙体上镶嵌有14幅石刻,内容是振兴民族、庆祝抗战胜利的“还我河山”、“拯民水火”、“多难兴邦”、“至诚大公”、“凯旋”等题撰,落款是孙中山、于右任、冯玉祥、邓锡侯等。据了解,抗战时期,连通成、渝两地的公路必经内江城区而过,过往者一般会短暂休息或留宿。所以,这些题撰大多为手迹。这些珍贵题刻原安放在大会堂内,后因这幢建筑被拆除而移迁于内。
保护范围:东、西分别至钟楼东、西外延11米,南至钟楼南门外延11米,北至钟楼北门外延1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5米至停车场围墙,向南外延52米至市中区政府大门,西至向西外延14米至停车场围墙,北至向北外延27米至政府大院后墙。
延伸阅读: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