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高秋白露1团,上将2出长安。尘沙塞下3暗,风月陇头4寒。转蓬5随马足,飞霜落剑端6。凝云迷代郡7,流水冻桑干8。烽微桔槔9远,桥峻辘轳10难。从军多恶少11,召募尽材官12。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13。柳城擒冒顿14,长阪纳呼韩15。受降16今更筑,燕然已重刊17。还嗤傅介子18,辛苦刺楼兰19

注释:

1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白露:秋天的露水。或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九月八日前后。

2 上将:泛指高级将领。

3 塞下:边塞附近,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4 陇头:陇山的山头,借指边塞。

5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飘零无定。

6 飞霜:飘落的秋霜,即降霜。剑端:即剑尖。

7 代郡:始置于公元前475年。赵襄子宴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代国灭。赵武灵王时置代郡,郡治在今河北蔚县代王城。

8 桑干:河名,即今永定河上游,为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朔州朔城区南河湾一带,因每年桑葚成熟之时河水干涸,故得名。

9 烽微:烽火微弱。桔(jié)槔(gāo):俗称“吊杆”、“称杆”,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其方式是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普遍使用,这种简单的汲水工具虽简单,却使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10 辘轳:是古代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装置。

11 恶少:勇猛少年。

12 材官:秦汉时期开始设置的一种地方预备役兵种。

13 伏堤:埋伏于堤岸。卧鼓:即息鼓,表示战事已息。疑兵:布置疑兵。解鞍:解下马鞍。

14 柳城:汉代柳城在今辽宁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台子村。冒顿:西汉初年匈奴单于,姓挛鞮,秦二世元年弑父自立,建立军政制度,东灭东胡,西逐月支,北服丁零,南服楼烦、白羊。西汉初年,经常侵扰边地。

15 长阪:一作“长坂”,即高坡。纳:纳降。呼韩:汉时匈奴单于呼韩邪的简称,此处借指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

16 受降:即受降城。汉受降城位于秦汉长城以北,大致在朔方郡高阙关西北的漠南草原地带,于公元前105年为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筑。

17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汉和帝命著名史学家班固撰《封燕然山铭》,在燕然山上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这句诗是说:今天的将士们立下的功绩,使得燕然山上的铭文要重新刊刻了。

18 嗤(chī):嗤之以鼻,讽刺的意思。傅介子:西汉大臣,汉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劫掠财物。傅介子要求出使大宛,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公元前77年(元凤四年)又奉命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至楼兰,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另立在汉楼兰质子为王。以功封义阳侯。

19 刺楼兰:刺杀楼兰王。

赏析:

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分裂局面。这种统一的政治局面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隋代边塞诗较汉魏六朝更加刚健雄武,充满了大国的自信精神,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气。薛道衡的这首《出塞》,即为隋代边塞诗的代表作。薛道衡虽生于北朝,但因多次出使陈朝,加之多次接对南使,因此比一般北朝诗人更善于吸收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善于用典。《出塞》诗中即如数家珍地用典及评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却并不晦涩,而是贵在朴实、自然,能在融合南北诗风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