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高水头、长隧洞试验电站完成蝶阀主要部件运输作业

12月15日记者从四川渔子溪水电站获悉,12月14日,四川渔子溪水电站完成蝶阀主要部件运输作业,成功破解蝶阀改造项目“最难运输”难题。

四川渔子溪水电站于1966年开始建设,1972年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高水头、长隧洞试验电站。其蝶阀位于岷江畔五台山半山腰调压井处。蝶阀是重要安全保障设备之一,相当于水电站的“心脏瓣膜”,作用类似家用自来水的水龙头,通过开关闭合保障水电站每年检修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切断水源,保证机组安全,保障四川电网稳定运行。

此次蝶阀改造项目启动前,原有蝶阀已使用近50年,其运行期间曾经历“5·12”汶川地震,阀芯、阀轴等一定程度变形损坏,后期外部锈蚀严重,多处密封漏水,严重影响电站安全稳定发电。今年,四川渔子溪水电站正式启动蝶阀改造项目。

据悉,蝶阀总重达30吨、部件多、体积大,且由于地质灾害、恶劣天气等因素不可控,“蝶阀上山”是此次改造工程中最主要的难题。

考虑到目前四川山地索道无单次运输十吨以上重货物的参考借鉴经验,四川映秀湾电厂将蝶阀阀座分体设计,单件轻量化为约9吨,并通过优化结构及组装方式,将蝶阀阀芯轻量化为9.8吨。

同时采取新建一条772米的分段式物资运输索道运送蝶阀上山。该运输索道按照15吨级重载货运标准建成,搭建位置地处峡谷,风力、风向不稳定。在搭建索道前,根据运输需求,严格选定索道搭建位置,反复建模计算相关参数,确保索道设计符合安全要求。此外,按照森林防火管控要求,索道原定的焊接连接方式均改为螺栓组装,对工艺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仅搭建该索道的5个支架便使用了上千颗螺栓。

12月7日至12日,索道全部建成并完成验收及试吊检验。14日上午10点39分,整个蝶阀的最重部件——阀芯经由运输索道被平稳送至垂直跨度270米的调压井。

据了解,改造完成后,电厂每年可将机组全停水检修工期缩短20%到30%,增加发电量约800万千瓦时,源源不断地将清洁能源输送至成都平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