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探访二七国家冰雪科训基地里的“黑科技”

我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其实科技也在不断推动着竞技体育的进步。要想在奥运赛场上取得好成绩,科技助力不可或缺。位于北京西南的“二七厂”已有120多年的历史,2018年彻底停产后,这里600多亩厂区改建为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基地里有哪些有趣的“黑科技”?又是如何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的?我们就跟随记者去一探究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罗子瑛:这里是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曾经生产火车车厢的大厂房如今装配了各种各样的集训练科研于一体的设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罗子瑛:我们来看这里单体体量最大的一座设备,这是一个环形的装置,它长近50米,宽近15米,高达8米,它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可调节风,来真实地模拟各种运动项目给运动员带来的风速感受,速度滑冰相当于经历了一场7级风,而雪车雪橇项目的风速能够达到12级。

风洞最早用于航天、航空以及汽车等领域,二七基地体育综合风洞是我国第一个体育专业风洞,拥有陆地训练难以实现的精准风速、精准调节和精准测量。

中国冰雪科学家、二七基地体育综合风洞技术负责人李波:这个风洞的风速在5~42米/秒范围内,涵盖住我们冰雪运动的运动范围,结合这个运动项目它的特点。这个风洞是一个高度方向大于宽度方向的细长形设置,也是跟体育项目相结合起来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罗子瑛:现在正在进行的是钢架雪车的风洞模拟训练,随着六自由度系统不断变换姿势,再加上风速不断增加,可以模拟出整个钢架雪车训练的全部过程,运动员可以体会到真实的速度感,最高的风速可以达到每秒35米,但是在这样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平台上,在周边完全感觉不到风速。

创新性融入大型训练装置,天平可以变成冰面或者是跑台,在风洞前测试的运动员,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可以穿戴着不同的装备,甚至进行编队试验。风洞还配备有六分量公用天平及杆式悬挂天平用于测力,同时配备视频监控及显示系统用于信息交互与分析。

中国冰雪科学家、二七基地体育综合风洞技术负责人李波:风阻力的采集系统、风速的监测系统、运动姿态的捕捉系统,另外还有一套信息实时交互系统,到目前为止,按照统计的数据来看,我们现在一共有15个冰雪项目,400多名运动员、2000多人次风洞测试,有些项目进行了姿态的减阻优化以及队列的减阻优化,另外我们的装备研发团队也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低风阻高性能的体育装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罗子瑛 邓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