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山村

学堂山村原名凤鸣山村,位于通江县板凳乡,隶属于四川北道保宁府通江县长宁里第三甲。清朝时隶属于川北道保宁府通江县长三甲。直至改革后,因为新建村小学,百姓按旧的说法仍叫学堂,最终定村名学堂山村。“凤鸣朝阳、双庙古柏、龙洞泉声、雁山石葫、三溪春涨、柏李松风、石匣夜雨、昆仑晚照”为学堂山村八景。

相传,有位仙人挑着油篓,途经凤鸣山,因流连凤鸣山之美景,便放下油篓在此驻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时至半夜忽听山下鸡鸣,方知耽误了时辰;为了赶回天庭,还来不及挑上油篓,便匆匆离去。待到天明,仙人的油篓遂幻化成石,时至今日仍矗立于学堂山上,村民称其为油篓石。

学堂山北面的牛眠山,因山间有一石其形似卧牛,故名牛眠山。村落形成于明初,选址于上蔡家沟、下蔡家沟。从山谷对面的三品寨村一个山梁上远观之,蔡家沟一地,隔着山沟放眼俯瞰,上下沟壑,干丘梯田,蜿蜒而下,跌入深谷.,幽暗而不见谷底。整个村庄犹如世外桃源。山下寨子坝,蔡家沟,蔡家大院子规模非常宏大,为川东北一带所罕见。

学堂山村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古桥、古碑、古墓、古寨、古井、古建筑比比皆是。尤其是古建筑类型多样,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60余套,大多坐南朝北,错落有致,掩映于,绿树丛林之中。民居建筑雕刻精美,寓意深刻,“缠枝牡丹”、“凤穿牡丹”、“麒麟献瑞”“鱼化龙”等装。饰纹样随处可见,绘画栩栩如。

“三善同缘”石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该桥是连接沙溪至诚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三善同缘”因上下三溪各有一桥而名之。现下河蹬子桥尚存,其余二桥毁于洪水。有完整的记事碑。

三品古寨位于学堂山村与三品寨村的交界处,此寨建于三品梁上。三品梁山势险峻,层峦起伏,四周峭壁悬崖,绵亘突兀,其峰有三,呈品字格局,故而得名。嘉庆五年,(1800)由蔡珍、蔡红、蔡学海;蔡国海等人募集银粮并领头修建。建寨后,遂易名为“三品寨”,是当年抵御白莲教起义军的重要军事堡垒。三品古寨三峰分头寨、中寨、博寨,中峰及东侧石门因年久而垮塌,唯头寨西峰石门现存无损。石门分内外两层,石拱结构,两侧石刻对联一副,文曰:“四维戈戟归销銅,三品巍峨壮千城”,横联为“卫土守义”并刻有嘉庆五年岁次庚申等宇样。

四合院里曾建医院红军战士在此疗伤

红军时期,第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建立总医院。在当年动荡艰难的战争环境下,战斗频繁,缺医少药,万余红军伤病员不幸牺牲。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辗转迁移,1934年1月迁至沙溪王坪,在通南巴各地设立7个分院。医护人员、设备和药物器械统一调配,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其中,学堂山村蔡家大院字,被选定为第一分院所在地。

第一分院共占用,3个院子,老院子用作病房区,另外,邻近老院子的后头院子用作分院办公室、药房和医护人员居住地,下面的底院子用作守卫红军一个排和所属村自卫队的驻扎营房。老院子后面有渠沟岭,岭下的渠沟园,被辟为红军战土、养伤初愈战士下操之地。

蔡家大院:“走马转0”形如“五月朝天”

学堂山村传统建筑分布较多,村内建于清道光年间蔡家大院完整地体现了川东北民居建筑天楼地枕特色。“天楼”建筑式样,是川东北大巴山区民居的一大特色毛作为山区民居建筑,四合院的前堂產,多是地平不足,于是砌石为坎,吊脚为楼,楼下设为猪牛圈栏。楼上附设“腰栏子”(吊楼栏杆),特具景观效果。如今,保存完好较有特色的院子有十余套,其中四套最具代表性。

岭上院子系蔡氏一族代表人物蔡石玉的私宅,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一组穿斗木结构建筑,院落坐南朝北,从风水学上来说,属典型的“美女晒羞”地形。由前后厅堂和左右厢房组成。由正堂屋;左右厢房、前堂屋为主体,形成四合面主体,俗称“一颗印”。左右厢房延伸围合建成四个小院,也就形成4个小天井,由正堂左右两侧和左右厢房中间分别设计的通道连同。俯瞰院落平面格局,四个天井围绕中间的大天并,精致排列,犹似花盘展开,被喻为“五月朝天”,也就是民间所谓“走马转0”。多层式柱础、麒麟献瑞窗花雕刻精美,墨书壁画人物栩栩如生。其中轴线上的甬堂,设计规制整肃,正堂神龛上高悬“九思堂”匾额。

相传,岭上院子当年在建修时,主人请了周、李两位工匠各修一半,旨在考验两位师傅的技艺高低。在建梁立柱的头一晚,周姓师傅使坏,便派其徒弟将李姓师傅做的房屋中梁锯短了5寸,被李姓师傅知晓,于是李姓师傅派徒弟连夜赶制了房屋中梁。第二天,在立柱上梁时,使坏的周姓师徒欲看李姓师徒的笑话。心知肚明的李姓师徒在扣梁对,其徒弟故意大声说:师傅,中梁短了。随即,李姓师傅将带在身上手绢扔给徒弟,让徒弟使劲拉长将中梁扣好。事后,周姓师傅主动请教李姓师傅,“如何将短了的中梁扣好?”李姓师傅答曰:“小心为之,自然长。”

蔡家底院子坐南朝北,典型的四合院格局。前堂正中砌筑石阶,建龙门子(当地称作栅子门,亦即所谓“封了口的”之说),进出院坝开关龙门。

院子的装饰性成为一个突-出特色。该院子正堂屋基脚放置的半圆形落檐石与方正形地堑石,恰在对比中寄寓了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内涵,让家族获得这种文化示意。正堂屋五丘田大门,遗存有彩绘门神。下方丘田彩绘神仙图。四合院院廊四面对称8个木柱,其柱础均有独特造型和石刻图案。尤其是云龙纹、如意纹等设计,以及莲花八子、三鱼吉会等居家风俗图案石雕工艺,于丰富中见简洁,于亲和中见吉祥,有力渲染烘托了钟鸣鼎食之家的富贵荣华,颇为经典。也极为少见,弥足珍贵。

蔡家屋后头院子呈四合院格局。此院的最大特色是,左厢房外侧与前堂屋转角处,横亘一块巨石。这就是当地人说的“四合院屋子里包了一块大石头”。房主人不是将巨石搬走,而是匠心独具,因山就势,将穿逗梁架巧妙搭建,包容其中。不但不觉得挡事,反而巩固了梁架,给人以江山稳固、坚如磐石之感。

相传,当年建造此院时,掌墨师天天吃鸡,却不见鸡的头脚,心里老大的不高兴。到了上大粱之时,但见仪式庄严,筵席端上来的掌盘中,整整齐齐放置着卤好了的鸡头鸡脚。掌墨师顿时明白自已误会了主人的一番好心,于是再一次攀上大梁,于敲敲打打之中,喝令一声:“道法一千年”,算是弥补了自己的起心不良,成全了主人家的好事。

杨家院子:阴阳五行藏玄机

杨家大院子整体呈四合院格局,也是封了口的。左右厢房对称,形成一个大天井的格局。甬,堂,横砌石板21块,规范地演绎传统阴阳五行所形成的生老病死苦,最后落到一个“生”字上。正堂屋三开门,雕花保存完好。檐廊下设计为拉通石阶,显得宽大弘敞。四面廊檐下连通宽阔,是一良好的家庭共享空间,神龛尚存,木雕龙凤戏珠图亦神采焕然。.阶岩石石雕雕工精美,颇有明朝遗风。

杨家大院本不姓杨,系杨继增(宇子舆)从蔡姓地主手中购.得。杨继增当年为求功名,多次前往保宁府(今阆中)参加乡试,屡试不中。后在杨家大院创办私塾,教书育人。杨继增个人崇尚新思想,1933年红军入川杨继增主动支持。但受其地主身分影响,1935年因红军肃反扩大化被错杀。1936年其家人寻回尸骨,其女婿蔡永孝赠匾。至今“冰清遗世”匾额仍悬于杨家大院子正堂之上。

学堂山村人民勤劳质朴,悠久的村落历史造就了学堂山村丰富物质文化遗存,石、木雕刻精美、寓意深刻,彩绘线条流畅、色彩分明。传统的工艺世代相传,对该村的建设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学堂山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主娄体现在民间音乐等方面。其民歌有劳动歌,如《薅秧歌》《号儿歌》《背二哥》等男女情爱山歌,如《柳英记》《小十二时》《毛山歌》《十里坪》。至今,村民在劳动和农闲时都喜爱哼上几曲。

学堂山村每当清明、月半、除夕、春节都是传统的祭祀日期。独具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当属农历九月十六的牛王会。每逢牛王会来临之时,村民都会带着各类祭品前往牛王庙祭祀,乞求保佑风调雨顺、家庭平安、六畜.兴旺,可谓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