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新探索“数字国土空间”建设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浙江省“数字国土空间”建设推进会议获悉,目前,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正构建码上批地、规划协同、藏粮于地、地灾智治、天巡地查、不动产登记等一批省级应用场景,各地也在积极探索“读地云”“耕地云”“一码管地”、农民建房、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等特色应用场景。

浙江省义乌市探索的“码上批地”应用场景建设试点,将建设用地审批作为“空间码”应用的切口,全面打通“规、征、批、供、用、验、登”全业务流程,打造“码上智办、码上智查、码上智管、码上智治”的空间治理新场景。浙江省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码上批地”通过“空间码”应用和流程再造、规则重塑,申请人需要提供的材料从130项减少到23项,全流程136项审查节点中实现智能审查124项,仅12项需人工审查。

浙江省宁波市探索“藏粮于地”综合应用场景建设试点。场景聚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以建立健全“田长制”为切入口,对耕地实行智能化监测监管。浙江省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藏粮于地”利用“空间码”赋能,可以动态掌握全域耕地资源“空间账本”,也可实现耕地保护信息“码上公开”、耕地保护“码上监督”,实现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从发现、认定到处置、整改“码上协同、码上执行”。

当前正值汛期,浙江省临海市开展了全域高精度调查,科学划定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通过地灾防治创新“空间码”应用,探索“地灾智治”。“今后,只要有人居住、存在地灾隐患风险的坡面,都会进行全面赋码,重点关联工程活动数据,实时监测潜在风险,实现‘码’上预防。”浙江省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强调,当前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要围绕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平台运行、数据治理、标准规则“三统一”,夯实“数字国土空间”基础,鼓励各地拓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