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完成

6月8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在山东青岛联合举行了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我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正式完成。

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是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该项目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支持下,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组织,并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开发完成。该项目将保护区内2015年至2019年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按照核证碳标准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进行开发,预计在2015年至2055年产生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了该项目签发的首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中和自身开展各项环保活动的碳排放。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通过蓝碳碳汇项目实现机构自身碳中和的项目,交易所得将全部用于维持项目区的生态修复效果,同时也使周边社区受益。该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开展蓝碳碳汇交易,推动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发挥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为实现蓝碳生态价值作出积极尝试。本次交易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海洋碳汇经济发展、实现碳中和具有示范意义。

签约仪式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32家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发布了《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倡议》。该倡议提出,加强蓝碳生态系统研究、保护与修复,提升海岸带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支持蓝碳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政策和资金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实施;推进蓝碳碳汇项目的开发,建立利用碳汇项目收益维持生态修复效果和社区受益的良好机制;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蓝碳生态系统的研究、保护与修复;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实施基于蓝碳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