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谷林尧陵

菏泽谷林尧陵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尧陵:尧陵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赵前庄村南300米,尧陵陵区东西75米,南北86米,地势平坦,现有墓冢直径15米,高8米。尧陵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由于水灾多次被淹没,一直延续至今保存较完整。墓冢前有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濮州知州缪润绂书“帝尧陶唐氏墓”碑,青石质,方首抹角,碑向正南,高1.89米,宽0.66米,厚0.18米。方座长0.78米,宽0.28米,高0.4米。墓碑东南50米有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濮州知州薛孟所立“祭文碑”一通,螭首龟蚨,碑文草书,共162字。主要记述祭祀的时间、地点、人员、祭品及颂词。祭文碑首高0.8米,宽0.91米,厚0.37米;碑身高2.0米,宽0.87米,厚0.3米,碑座长1.78米,宽0.87米,高0.5米。尧陵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尧陵文物整体状态保存良好,绕墓冢一周修有石质墓墙,防止水土流失。墓碑修有青砖碑楼保护,祭文碑建有四角攒尖的石质碑楼。陵区东南角有新恢复的历明清时期祭文碑和修尧庙碑、尧母灵台碑、尧庙碑等汉碑共12通。陵区西南方有新立重修尧陵纪念碑1通。尧陵位于赵千庄村南300米谷林苗圃内,陵区东南现为苗圃场区,其余三面皆为耕地。墓区南距金堤约1000米,西500米有六分干渠穿过。据史书记载,尧陵南有尧母庆都陵,东南有尧妃中山夫人祠。1979年文物普查队铲探调查,在尧陵陵区范围内地下4米均有青砖和石灰渣发现,与史志所载尧陵图的大致范围相符。197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1月,为展示鄄城榖林尧陵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恢复与尧陵有关的汉代碑刻四通,明代碑刻一通,并将清代关于尧陵的奏议和祭文刻碑七通。

2012年1月,清代乾隆四年修“榖林云日”石坊清理出土,并由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编制了保护修复方案。

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吕不韦著《吕氏春秋》曰:尧葬榖林,通树之。这是史籍中关于尧陵葬处的最早记述。

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帝使祀尧于成阳。

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濮州知州韩铎上 书请敕本州致祭。

明正德年间,吏部右侍郎王道撰《濮州帝尧陵祠碑记》,原碑已失,2008年重刻。

明嘉靖初,都御史陈凤梧委知州张寰建尧庙,赐祭田一顷二十亩。

清乾隆元年山东巡抚岳濬《濮州改祀尧陵议》:金末黄河屡决,榖林旧迹无存。至明洪武年间,未经深考,始于东平葺陵修庙,实属以讹传讹。尧陵本在濮州,历考有据,自不便沿袭前明故事致祭东平。

《清史稿》载:乾隆初,定榖林为尧陵,稽古证讹,万世可守,嗣后祭告,率由旧章。公元1736年,尧陵从东平改祀濮州,赐祭田120亩,用工料银六千余两建尧庙,悉如旧制,仍设尧母灵台祠并配以尧妃中山夫人祠一座。

清乾隆二年、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均有皇上谴专官致祭尧陵。且有尧陵祭文载州志。

新中国成立后,尧陵继续受到保护。鄄城县人民政府在尧陵陵区设立县公安局-农场,尧陵归-农场管理。

富春乡:鄄城县辖乡。1979年设公社,1984年改为富春乡。位于县城南,距县城7.5公里,距京九铁路18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3.2万。临商公路贯穿南北。辖富春、范庄、尹庙、杨楼、白集、清水潭、高庄、赵仟庄、北富春、北周楼、大史庄11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境内金堤口毛发市场远近闻名,谷林寺尧王墓——上古帝尧陵寝葬在此地。.…… 富春乡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