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白龙池

白龙池在泰山西溪,从黑龙潭瀑布下来的溪水哗哗而流,经玄圭石时,河水突然来了一个直角拐弯,拐得那么急迫,两座大石夹岸,河道促狭之际迫然变窄,平缓的水流不甘缚于狭窄的河床,便喷云吐沫,溅起白花花的水浪,顺自然倾斜的大石板飞流直下,直奔铜锣湾,那是一泓水平如镜的溪湾,碧澈见底,对比之下,夹道之内白色的水流便宛如一条小白龙了,南边为龙尾,北边为龙头,吞噬着上游来水,故名“白龙池”。

春秋《公羊传》曰:“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者,惟泰山云尔。”意思是说,古人认为泰山石多生窍,云从窍生,祥云聚于泰山,云聚而迅速生雨,雨下而泽被天下,风调雨顺,而五谷丰登,而安居乐业,而天下太平,于是泰山便成为人们心目中祈雨、祈年、祈丰的圣地,历朝历代,一年一度,皇帝或派朝中大员,或遣当地-来泰山祈雨,地点便选在了白龙池,一则位于泰山脚下,上下方便;二则祈雨求露,有龙则灵;三则和黑龙潭、白龙池的一些民间传说有关。因而白龙池便成为国家祈雨求丰的圣地,-在此为民祈福,感谢泰山、感谢小白龙、感谢上苍,兴云化雨,养育黎元,功德无量。铜锣湾畔的石刻“德施斯溥”正是这种意愿的体现,也是对小白龙的感恩赞颂。登山盘道上“肤寸升云”刻石、岱顶“青云洞”、“白云洞”均与此有关。

直至明朝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了北京紫禁城后,又修建了天坛、祈年殿,从此,国家求雨、祈年的大典仪式才在泰山衰落了。

公元1008年,宋真宗赵恒来到泰山,感念小白龙的功德,便敕封其为“渊济公”,并在玄圭石的平台之上,立祠一座,祀小白龙,名为渊济公祠。世事沧桑,祠早已不存,直到2000年,泰安华龙建安公司的老板回报社会,捐资重修了渊济公祠,纯石架构,卯榫结合,也算精巧,只是新建不显古朴,需要时日才能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白龙池下接铜锣湾,水流建岱桥而入龙潭水库。何谓铜锣湾?盖因水流楞橧,咆哮有声,发出有如敲锣之音,声传十里,而得名。

高天流云,逝者如斯,泰山无言,只有眼前白色的滚滚水流,一成不变,还在默默诉说着龙的前世今生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