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防范体系 湖南、广西部署今年地灾防治重点任务

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分别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21年地灾防治重点任务。

在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对湖南省地灾防治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推进,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打通地灾防治“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夯实地灾防治基础,扎实做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加快调查评价,全面推进1:10000地灾调查与风险评价项目实施;注重预警预报、共商共治,提高监测预警能力,自然资源部门要与气象、应急、水利、交通等部门密切协作,加强研判会商、数据共享,强化地灾气象风险精细预警预报和重大灾情协同处置;注重人防技防、群测群防,完善群专结合体系,推进构建“群众及时报险、专家现场核险、政府组织避险”新型防范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全天候监测隐患点,加强技术应用,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问题科技攻关;注重值班值守、避险演练,提高防灾避灾能力,时刻盯紧重点防范区域和防范对象,坚持“零伤亡”首要目标;注重临坡切坡、隐患隐情,要对前期调查出的切坡建房户和存在隐患的临坡建房户逐户分发告知单和宣传册,告知风险隐患、防护措施、避险建议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在2021年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上指出,2020年,自治区地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幅减少,与2019年相比因灾死亡人员减少55.56%,受伤人员减少46.67%。全年成功预报、避险涉及桂林、柳州、百色等地的7起地灾,避免1042人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

广西自然资源厅要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自治区地灾防治。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普查,及时清理更新隐患点数据库,逐步实施“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二是加强与气象、水文和应急部门会商研判,密切关注最新气象信息和地灾监测预警信息。三是进一步健全地灾防治管理制度,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四是加强汛期防范,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针对所有隐患点进行全覆盖培训和演练。五是建立完善信息互通机制,保证防灾信息共享。2021年,要进一步聚焦“隐患在哪里”“灾害何时发生”等关键问题,将工作重心从“事后救”向“事前防”转变,从“减损失”向“减风险”转变。要加快实施地灾综合治理与避险搬迁,严格落实群测群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