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旅游产业蓬勃兴起 助推贫困地区发展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旅游等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兴起,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贫困地区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既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也延续了文脉、留住了乡愁。

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

白皮书在“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部分指出,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显著改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光伏、旅游等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兴起,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扩大了市场有效供给,厚植了经济发展基础。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加强贫困地区传统文化、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贫困地区优秀文化繁荣发展。实施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引导和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保护好、发展好当地优秀传统技艺。支持贫困地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加强保护研究、人才培养、展示推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展留存扶贫印记活动,建立贫困村扶贫档案,鼓励支持扶贫题材影视文艺作品创作,生动记录脱贫致富历程。

白皮书在“实施精准扶贫方略”部分指出,中国在减贫实践中,区分类别、靶向施策,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实现精准扶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支持和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支持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动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和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发展木本油料等经济林种植及森林旅游,不仅拓宽了增收渠道,也明显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实现了“双赢”。中国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其他多渠道多元化扶贫措施。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把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贫困村,推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破解村集体经济收入难题。

白皮书共设置18个专栏。“农村危房改造”专栏中说,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贫困地区在进行农村危房改造时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建筑风格,打造出一批旅游村、文化村,实现增收致富。“四好农村路”专栏中说,贫困地区改造建设约5.9万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出行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记者沈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