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建议,进一步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加强黄河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适时建立治黄工程遗址博物馆,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马珺建议,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联动机制。成立由水利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组建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专门领导机构,系统构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战略规划与体制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问题;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落实工作责任,抓好重点项目和区域协同,形成保护合力。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保障水平。加大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创新沿黄旅游景区和涉旅文物单位相融合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投入经营机制;深化沿黄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加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大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政策与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强历代治黄工程遗迹修复和保护工作。黄河故道、千里黄河大堤、大王庙治黄遗址以及黄河流域内的摩崖石刻、洪水碑刻、修堤碑刻、水利图碑等凝结了厚重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要加强历代治黄工程遗址发掘工作,适时建立治黄工程遗址博物馆。此外,还要加强历代黄河文化典籍收集整理与数字化处理工作,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记者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