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海南省海洋厅、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研究院、海南省海洋和渔业监察总队主办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共享航次第一期行动结束。
由“中国海监2166”船、“海洋地质26”船、“珠海云”无人智能母船、“海棠一号”长航时高速巡航无人艇组成的共享航次编队,以“航次装备与数据共享、海洋人才建功自贸港”为主题,实现了海南“三个首次”:首次统筹协调海洋综合执法、海洋综合调查、海洋科考试验、海洋观监测设备施工布放等工作;首次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开展深远海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各类场景的测试试验;首次通过市场化机制组织“用产学研政金介”各类创新主体共享航次、共享装备、共享数据,大幅度降低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共享航次行动,是在今年1月23日海南乐东莺歌海无人艇智能调查与水下机器人智能采样单独作业,2月20日三亚崖州湾近岸浅海无人艇智能调查与智能避障、水下机器人智能采样、空中无人机巡查执法与救助智能协同作业成功的基础上,在超深水环境下开展的上百平方公里范围的深海试验场实战作业。
本次行动在深海试验场内开展深海多波束测深、浅剖、磁力同步走航测量,走航期间开展声速剖面测量和重力柱取样综合调查协同,在目标海域开展水下机器人探测海台地形地貌,同时试点无人智能母船布放与回收无人艇智能协同作业,海洋综合调查科目协同与技术协同能力进一步提升。
本次行动抵达科学试验平台,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驻平台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海南省海洋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推进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将科学试验平台纳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体系,解决目前深海试验场没有毗邻保障浮台基地问题。同时,主动服务中船集团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上海交大驻留式半潜式科考平台等大科学工程项目,在批准的深海试验场海域范围内开展踏勘选址任务。
本次行动由海南凯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欧特海洋科技公司、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承办,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星网应用科技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提供技术支持。
(供图:海南省海洋厅)
原标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共享航次第一期行动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