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北京市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今年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3165~3665公顷,较往年基本持平。

据悉,北京市今年将继续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持续强化“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圈层协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土地供应向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等重点区域倾斜。在空间引导方面,全市建设用地圈层供地比为25∶60∶15,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推动产业用地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功能区集聚,重点保障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产业用地需求;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减量要求,2025年度全市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净减量任务540公顷,落实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减量腾退任务350公顷。

北京市要求,一是严守底线,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有效衔接全市土地储备计划、批而未供用地处置工作。

二是以需定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落实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安排商品住宅用地弹性指标240~300公顷。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强化存量改造,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475公顷;统筹推进城中村安置房、配租型、配售型等保障性住房供应。

三是增存统筹,支撑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工业用地230公顷;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优化完善高精尖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政策,鼓励“先租后让”。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情况,调整商服用地、仓储用地指标规模,弹性安排商服用地50~70公顷、仓储用地50公顷。

四是加强部门联动,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水平。聚焦轨道站点周边、重点功能区等优势地区,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土地供应品质和价值。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有效供地,安排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0公顷,较2024年提高70公顷。

五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统筹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点状配套设施用地供应,2025年乡村产业用地安排弹性指标60~80公顷。

原标题:北京发布2025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