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出台《关于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壮大“海丝泉州推荐官”队伍、实施“千名文旅人才”培训计划等10条措施,旨在统筹推进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助推泉州文旅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以及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美食之都。
《措施》提出,要围绕“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城市文旅品牌和地域特色,建立层次分明、简便易行的文旅人才分类体系,纳入全市人才队伍管理体系。统筹推进文化艺术人才、文物博物人才、文创人才、产业运营人才、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解说服务人才、烹饪人才等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力争5年内,引育1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100名省级拔尖人才、200名市级优秀人才、1000名青年骨干人才。壮大“海丝泉州推荐官”队伍,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担任“海丝泉州推荐官”,建立市县乡三级“地导”队伍,鼓励金牌导游(讲解员)设立“海丝泉州推荐官”工作室,力争5年培养导游(讲解员)1万人以上,打造一支善讲解、服务优的高质量文旅形象推广队伍。
《措施》明确,要加强文旅人才平台建设,推动在泉高校、职业院校、技工学院设立并调整优化文旅相关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支持职业院校与文旅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支持泉州艺术学校探索“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定向招收培育紧缺急需的编剧、导演、作曲等专业人才。组建泉州文旅发展智库,打造一批文旅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千名文旅人才”培训计划,每年组织1000名以上文旅人才开展分期分批集中培训。探索创新文旅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百师千徒”授艺传承工程、“戏曲名家收徒授艺”工程、“濒危非遗项目传承”工程、“文旅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骨干后备人才。建立文旅融合“双师型”教师资源库,支持文旅产业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兼任“双师型”教师。举办文旅人才技能竞赛,每年专项开展非遗技艺、导游(讲解)、美食烹饪、戏曲演艺、文旅传播、摄影、短视频、文化创意等技能大赛,定期举办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以赛促才、以赛选才。
《措施》提出,要加大高层次人才扶持培养力度,支持文博单位选送青年科研人员脱产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建立参评省级及以上奖项的文艺剧目和人才梯队储备库,进行重点扶持培养。推荐优秀文旅人才申报国家文化英才工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省文旅系统青年拔尖人才、省文旅经济高层次人才。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定期发布急需紧缺文旅人才引进目录,动态储备不少于1000个优质文旅就业岗位,每年举办文旅人才专场招聘会。对文旅急需紧缺人才,符合条件的可采取公开招聘直接考核的方式进入文旅事业单位。支持文旅企事业单位引进国内外顶尖文旅人才,鼓励文旅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高层次文旅人才。
《措施》提出,要改进文旅人才考核评价方式,实施职称评审与聘任分离,探索低职高聘、能上能下考核机制。鼓励实行“一类一策”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推行市级导游员(公益讲解员)服务评星管理制度。支持文旅企事业单位探索更加灵活的高端人才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要强化文旅人才服务保障,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文旅人才发展投入机制。探索按照“总量控制、分类调剂、专编专用”原则,以文旅系统为单位统筹调剂10%编制,建立文旅人才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文旅人才引进。支持国有文艺院团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激励制度。
原标题:福建泉州出台十条措施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