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就这么淡淡的一问,余韵悠长,一片带着唯美的乡愁浮现在我们心头。这本是唐朝的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所作组诗《杂诗三首》中的第二首。第一首是:“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第三首是:“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三首诗是一个整体,如同一幅三联组画,虽然分开装裱,却互为补充,彼此生发,要整体来看才能洞悉其意蕴。三首诗承袭了悠久的文化传统。第一首写女子思念远方的夫君,站在门口,望着江上的船只,盼望哪天有丈夫的书信寄回。第二首写游子思念家人,直接把问话的内容点缀成诗,询问故乡来人家中怎样。第三首诗则是女子对丈夫的回答,梅花开了,春鸟啼叫得欢,我心中的离愁,就像阶前的春草一样滋长。
后人多拈出第二首,从游子思乡这个角度来读,因为它写得委婉曲折,写得空灵淡远,言有尽而意无穷,就这么单纯地感动着。
通常,远离故乡的人遇到故乡来人,一定是问问这、问问那,牵挂着家乡的一切。隋唐时的王绩写过一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人就对着家乡来人,不停地问,我的同族子弟怎样?家里的园子怎样?连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要问到。
故乡那么多值得问的人和事,王维都不问,只是探问梅花的消息,于是,问者心中的风雅、清逸就显现出来了。
王维善于用含蓄曲折、出乎常情的诗笔,把情绪写得婉转深长。比如,选入课本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我们每到佳节都会想到的一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后两句就很出人意表,用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中的话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登高望乡时,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想着兄弟们都在一起,因为少他一人而感到缺憾。
王维问梅,其实也非他的独创,在早于他近200年的南北朝时,就有诗人在思念家乡时问过相似的问题:“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不管是问梅还是问菊,都是拿家乡的一个美好的物事,来寄寓一缕乡愁。
我住在北京,隔些天,就和在河南老家的母亲通电话。每年的春天里,母亲会说:“院里月季花都开了,可好看了。”到了秋天,母亲又会说:“院里的两棵石榴结了很多,有好多‘对对儿连’‘三对儿连’呢,都熟了,老想着你也不回来,也吃不上。”
说起家乡,当然有父母兄弟、亲朋好友,但聊起来的,无非是一些家常。王维问的梅花,南北朝诗人问的菊花,王绩问的一花一草、竹木石头,都是含情的。梅花和菊花是美的,是让人从庸常的生活中,感受到世间美好的事物,问它们,就是问候心中升华后的故乡。
“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曾画过一幅枝条纷乱错杂缠在一起的梅花,繁密的花朵布满了编笆一样的枝条。他写道:“吾杭西溪之西,野梅如棘,溪中人往往编而为篱,若屏障然。”金农画家乡杭州的梅花,也是想家了。诗圣杜甫说:“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明代诗人黎邦琰说:“容易他乡成酩酊,灯前犹自问梅花。”在梅花的幽香中思乡,或者想着家乡的梅花喝酒,有诗心的人才会这样。王维问梅花,就是这样的。
原标题:问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