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寺位于江西省宁都县城南面的水口塔旁。宁都自三国吴嘉禾五年建县以来,因交通便利,经济繁荣,而成为江西省东南部的重镇,元、清时期曾设过直隶州,1949年前后也设过专区,据说,宁都的这些发展都是得益水口塔和永宁寺。 宁都城东面,梅江河蜿蜒而过,流至城南一公里处,形成一深潭,传说是孽龙巢穴。孽龙作怪,引起洪水泛滥,淹没城池。邑人受高道指点,拟在潭中建塔,以镇孽龙,遂投以大量石块,但因孽龙用妖术将石块化得无影无踪,无法立椿奠基。这时,农夫叶柏捐出自家的聚宝盆装以石块投入潭中,始得堆石成山,在山上建起了水口塔,镇住孽龙。故水口塔又叫“镇妖塔”。被水口塔镇住的孽龙,虽不敢轻举妄动,但一直耿耿于怀,总想伺机报复。为彻底制服孽龙,人们便又在水口塔南边建起“永凝寺”。自此,孽龙常受法会之甘露,圣水焰口普济之超度,不再作恶。宁都城免于水患,安然无恙,整个宁都也日益繁荣昌盛。 永宁寺与水口塔同时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塔建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蔡诚宇重修。永宁寺开始叫“永凝寺”,清改名“塔下寺”。“文革”期间寺院被毁,80年代重修后改为今名。寺院在“文革”前,规模不大,三间土房占地仅一百平方米左右,“文革”后重建的寺院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建筑面积足有三千平方米以上,建筑质量亦今昔比。寺中现有常住人员四十多名。近年,香港居士来寺举行过水陆法会多次。广州、南昌、赣州等地居士常来朝拜礼佛,永宁寺已成为江西有一定影响的佛寺。 永宁寺坐北朝南,背靠水口塔。重建后的寺院,逐年建起了大殿、真君殿、藏经室、斋堂、僧寮、客房等。前几年,因发展的需要,曾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诚大和尚亲临现场勘测,经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并征得政府同意,绘出了扩建寺院的整体规划图。根据规划,在1996年修建了大雄宝殿,殿高二重,重檐歇山顶式样,钢混结构,琉璃瓦盖顶,仿古造型,金碧辉煌,巍峨雄伟。殿内塑起的三世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等菩萨像,尊尊妙相庄严,端庄可敬。排列左右两边,比真人还大的十八罗汉,姿熊异,形象逼真。三世佛背后的海岛观音、飘海诸佛与山水组成了一幅气势不凡的动熊画卷。殿内还有木雕大宫灯和三张龙案香桌,均采用立体或半立体的浮雕图案装饰,内容是与佛教有关的故事人物和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实属艺术珍品。寺院右侧,依山而建的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印慈和尚南普塔,用大理石精凿组合而成,肃穆气派。 永宁寺通过十余年的筹建,已具相当规模。古今风格相融、高低错落有致的佛教建筑和最近修葺一新的水口塔,依托青山,相伴绿水,形成一幅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优美图画。
香烟缭绕,梵音回萦的永宁寺吸引着众多云游挂单僧尼和进香祈福的善男信女;风景如画,环境幽雅的景致也招来了更多览胜观光的游人。这不仅为宁都的佛教添彩,也为宁都的旅游发展增色。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电话:0797–682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