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与人生是杜甫诗歌的重要主题。从杜甫的经典诗作《春望》《月夜忆舍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客至》中,我们可以品味出杜甫对家国的认同,面对岁月无常的悲悯之情以及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
家国认同
儒学强调忠君爱民、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孟子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强调个体与家庭、国家一体相连,要求个体作为家庭与邦国的一分子,热爱其“生存共同体”,自觉承担保卫家国的责任。
杜甫诗歌中时常体现出个人对家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结构上,全诗以“国破—家书—白头”,即国家、家庭、个人三者统一的方式构建起“家国同构”的诗歌世界。国家政权分裂,山河仍在,“草木深”喻指人烟稀少;“花溅泪”“鸟惊心”一般被认为是拟人手法,赋予花鸟人的情感,用乐景反衬哀情,进而深化主旨。结合“国破”与“草木深”,可知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草木深而人烟稀,只有花鸟在溅泪与惊心,人迹无处可寻。颔联实际上也是一种“无人之境”。由此,后面两联发出战火连绵、家书万金的感慨,并描写“搔白头”“不胜簪”的情状。“春望”,为何而望?实质上是在追问“山河在,人安否”。
又如《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戍鼓—故乡—无家”的诗歌结构体现了杜甫“家国同构”的思想。故乡的月更明亮,有家才能问死生,这都明显地表达了个人对于故乡、家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诗歌总起是“戍鼓”,收笔是“未休兵”,体现出一种“大国囊括小家”的情结。虽然是月夜忆舍弟,可是思绪的起点与终点,作者的所思所想全是国家。这一方面体现了诗人“一饭未尝忘君”的忠君爱国精神,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在杜甫心中国家比个人的小家更为重要。
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蓟北”即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是安禄山、史思明等兴兵作乱的老巢。“收蓟北”,标志着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得知这个消息,杜甫痛哭流涕,一时间欢喜欲狂,全家放歌纵酒,在大好春光中回归故里。还乡的路线或许已规划过数次,于是诗中配合水路地形运用了“穿、下、向”三字,从中不难感受到杜甫的悲喜与国家安稳与否息息相关。
在现实生活方面,国家结束了战乱,人们可以返回家乡;在精神世界方面,自秦朝大一统时代以来,国家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一历史的经验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基因之中,成为一种强大的家国认同感。
悲悯情怀
面对家国境遇,杜甫通过与时间对话,回顾人世悲欢,进而不自觉地流露出悲悯。这是一种回首过往的萧瑟心情与直面人生的从容心态。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歌开篇以触觉(风急)、听觉(猿啸)、视觉(渚清沙白)营造了悲凉秋景氛围。“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鸟飞回”凸显了孤独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可喻指时间轮转,川流不息。在流逝的时间、万里的空间中,杜甫感伤秋景,独自登高。因常年异地为客、病痛纠缠、生活艰难,他颇有遗憾,白发变得愈加繁茂。这一首七律表现了杜甫重阳佳节独自登高的切身感受。杜甫面对无边落木与滚滚长江回忆往事,诗歌最后四句字字泣血,述说了岁月流逝中的伤痛。他在认识自己,悲悯着自己的人生。
又如《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歌首联承接诗题:往昔只是听闻,现今终于登上岳阳楼。随后诗歌呈现了三幅画面:首先是洞庭水分隔吴楚两地,无论日夜,整个天空(的倒影)都在湖中浮动;其次是全无亲友音信,年老多病的杜甫只有一叶孤舟;最后是杜甫想到关山以北的战乱,凭轩痛哭流涕。这首诗无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患意识,但是远不止于此。“今”和“昔”、“日”与“夜”表现了时间的滚滚流动,“吴楚坼”“乾坤浮”是空间表面上的恒常。杜甫抵挡不了时间的前行,只能面对病痛与衰老,感受到自己把握不住空间(洞庭湖)的浮动,无法稳定,只能漂浮其中。生活在这样的时空中,杜甫清醒地认识到战火并没有停止,无数人还在斗争,还在漂泊,还在受苦,因而“凭轩涕泗流”。这一方面体现了杜甫的和平思想,一方面也表达了其对个体生命的悲悯。
再如《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岐王(李隆范)与崔九(崔涤)都是唐玄宗时期的贵族豪门。李龟年作为乐师,曾经常常去他们的庭宅里演唱,可见其当时颇有名气,得到了赏识和优待。多年过去,李龟年在江南落花时节与杜甫相逢。全诗通过对话,怀思往事,发出今夕之叹,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虽然有今夕之叹,但是没有今夕之比。过去“崔九堂前”与今天“落花时节”不过都是人生某一时刻。无论是曾经的辉煌事业还是现今的江南好风景,都不过是一种人生境遇。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时隔多年彼此终究又相逢。这一首诗是对李龟年的勉励,也表达了杜甫对人世曲折又归于“原点”之无常的慨叹。
忘机人生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是一首至情至性、忘机好客的记事诗,主要表现了杜甫纯朴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其宠辱不惊、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葛兆光《唐诗选注》:“《列子·黄帝》中说,有人与海鸥相亲,海鸥常和他嬉戏,但有一天他父亲让他捉一只海鸥,当他再去海边时,海鸥都心怀疑虑而不敢靠近他了。杜甫说自己这里‘群鸥日日来’,暗示自己虽然孤独,但心中无机心,所以鸥鸟常来安慰。”这淡泊清净、与世无争的忘机之心,也体现在其好客之情上。他坦诚地表明家贫只有隔年旧酒,但客人若肯与邻翁饮酒,便可呼来一起对饮。诗中有人,亦有物(鸟),这间接体现了物我平等的自然观。虽无亭台楼阁、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但杜甫并没有自卑自弃,而是通过“隔篱呼取尽余杯”展现了呼朋唤友的热情与一饮而尽的豪情,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花径不曾缘客扫”,人生当如是,不卑不亢,忘机淡然。
原标题:杜甫诗作中的家国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