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出自人教版必修四教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而这两句在统编版必修上册的断句则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断句不同,是因诗歌有“意义节奏”和“韵律节奏”之别。
诗歌具有意义、概念上的节奏,这种节奏称为“意义节奏”。“觅”是动词,它的宾语是“英雄”“孙仲谋”,所以人教版断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意思是“无处寻找如孙仲谋样的英雄人物”;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被动句,意思是“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而去”。“韵律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吟诵,体现古诗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统编版“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依据《永遇乐》的词调来断句的。词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这样断句与其他人作的《永遇乐》是一致的,如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我国古代诗歌具有韵律节奏优先的倾向,朱光潜在《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中写道:“中国诗文旧有句读的分别。‘读’读如‘逗’,近于本篇所谓‘顿’,但与‘顿’微有不同。‘顿’完全是音的停顿,‘读’则兼为义的停顿……中文的‘读’从古代起似就偏重音而不甚重义。”文中举了大量词的例句,“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满庭芳》)等。词句中的逗号将一个完整的语意单位分割开来,但它符合格律的要求。
诗句的节奏受制于格律和表意的需要,因而会出现两者不一致的情况。如毛泽东两首《沁园春》词的开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辛词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这些都是四字句,其韵律节奏是“二二”式。而“橘子洲”“狼居胥”“佛狸祠”是名词,意义节奏却是“三一”式。又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扬州”是名词作宾语,“下扬州”是动宾结构,在韵律节奏上却要分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正如朱光潜所说:“我们读惯了,听惯了,觉得声音过得去,连文义的破绽都忽略过去了。”
如何解决韵律节奏和意义节奏的不一致呢?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凡是韵文,都有顿挫和节奏……有些时候顿挫上的停顿跟文法上的停顿不需要完全合一,读的时候我们要掌握韵律上的节奏,讲的时候按文法上的结构讲。”“读”和“讲”的功能不同,“读”的是韵律节奏,“讲”的是语法结构和诗意。读、讲分开,很好地解决了这对矛盾。
清人万树《词律》中发明了一个符号,叫作“豆”。朱庸斋《分春馆词话》:“词中有豆,为诗中所无。豆不能独自为句,然乃转折至要之处,似断还连,将意境转变。”“豆”前后内容不能独立成句,因此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中就用顿号来表示。统编版教材中只有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两处顿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学生在默写时要把“怎敌他、晚来风急”“到黄昏、点点滴滴”作为一句(空)来填写。
原标题:谈谈古诗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