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万物皆备于我

杜甫擅长写律诗,律诗中有两联是对偶句,他的绝句也常常写成对偶句。这本来是绝句的毛病,但杜甫才高,对偶型的绝句被他写成了充满个人风格的佳作。如《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漫叟诗话》:“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本文就来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是组诗,共四首,此为其中第三首。前人对这首诗歌的解读,多注重情景。如沈祖棻说:“前两句写诗人的心境与景物融成一片,与物俱适。后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自抒客怀。对偶工整而情调自然,语言朴素而形象鲜明。”顾随在点评此诗时,深得要领。他说:“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时,不容纳或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诗人将心扉打开,可自大自然中得到高尚伟大的情趣与力量。‘窗含’‘门泊’,则其心扉开矣。窗虽小,而‘含西岭千秋雪’;门虽小,而‘泊东吴万里船’。船泊门前,常人看船皆是蠢然无灵性之一物,老杜则看船成一有人性之物,船中人即船主脑,由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是高尚的情趣,‘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是伟大的力量。后人皆以写实视此诗,实乃象征,且为老杜人格之表现。若不知此,未免辜负老杜诗心。”顾随正是通过门与窗,看到了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杜甫。

顾随抓住“心扉”,抓得极佳。扉者,门也。门与窗,确实是读懂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杜甫的这首诗,营造了两个世界。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是“窗”。窗里站的是诗人,窗外是万物。这是“一”与“万”的关系。窗里的世界,是完全隐蔽的,需要读者通过对窗外世界的感知去领悟。

窗外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迎风翠柳就在眼前,唱和黄莺就在耳旁,还看得清是“两个”,彼此悠然自得。起首一句,隐约可见窗内诗人的内心——既然看得清、听得见两个黄鹂,说明翠柳就在窗前,诗人就站在窗内,一窗之隔,翠柳、黄鹂、诗人,仿佛彼此知晓对方的存在,而又不相互打扰。翠柳自由地绿,黄鹂自由地鸣,诗人自由地赏:这真是写作的无上境界。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眼前所见。杜甫写作此诗时,正在草堂。草堂在锦江边,旁边就种有柳树,黄莺鸣于柳上,白鹭飞于江上。翠绿的杨柳衬托娇俏的黄莺,碧蓝的天空衬托优雅的白鹭,色彩鲜艳明丽,又有谐调的声音、飞翔的动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可真是令人遐想之画面。诗人的目光,随着白鹭的高飞,指向更远的地方。

第三、四句,是写杜甫草堂面对的岷山。因为岷山是终年积雪的,所以说“千秋雪”。“含”字用得真好,好像岷山的雪是窗子里的。读到“含”字,我们才发现诗人用窗子营造了两个世界。第四句写锦江边的泊船,为什么说是“万里”呢?因为锦江是流入长江的,江上的船自然可以通达长江,那就是万里船;或许也与万里桥的典故有关。我们可以想见,窗开着,门似乎也开着。门除了语源层面的含义,还有象征层面的意义:闭着的门象征着拒绝,开着的门象征着介入(傅道彬《晚唐钟声》)。杜甫这扇门,正是象征对自然的介入。

第三句的“千秋雪”,是写时间之久远,第四句的“万里船”是写空间之广大。全诗不仅色彩描写突出,而且小中见大,时间之久、空间之远,都在区区二十八个字内,令人叹服。四句诗,“黄、翠、白、青”四种颜色,主色调是白色。黄鹂很小,这种颜色,是藏在柳树里的。白鹭自然是白色,青天往往暗含了白云,千秋雪是大背景,也是白色。如果我们展开联想,锦江在春风中,也会是白浪层层吧。

所有的意象,都是诗人通过窗来透视的。窗内的诗人,我们看不见他,他不动声色,安静悠闲。卞之琳的《断章》写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人杜甫站在窗前看风景,而我们仿佛站在风景之中看着诗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山大船装饰着杜甫的窗子,诗人装饰着读者的梦。虽然诗人不动声色,但我们依旧感受得到他。黄鹂鸣,他在认真倾听;白鹭飞,他在仔细观看;万里船泊,他的思绪在飞扬。从青天雪山到万里船,目光与思绪从天上拉回到人间。雪山河流,苍天大地,这一切都是通过诗人之眼观照到的。这种观照,有着伟大的力量。

诗人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北宋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杜甫对世间万物都抱有深切的关怀,这种关怀极其真诚。一直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在诗歌里自然流露真情,如《病柏》《病橘》《枯棕》《江头五咏》《鹦鹉》《白小》《孤雁》等。这首《绝句》当然不能仅仅看作咏物诗,从中同样可以看出仁者的深切悲悯。

同样作为“窗内人”的另一位抒情主人公——李清照,与杜甫完全不同。她在《浣溪沙》中写道: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这个抒情主人公比《绝句》中的更加显眼,更关注窗内。诗中,窗内的世界也更加清晰。主人公知道春已深,却重帘不卷,倚楼无语。窗内似乎是阴沉沉的,人是默默无语的。到了黄昏,细风吹雨,主人公想到了梨花恐怕禁不住风吹雨打,内心隐隐担忧。杜甫则通过一扇窗观照万物,窗外世界的博大正体现出窗内诗人胸襟博大。这与诗人一贯以来的深沉的家国情怀、不可动摇的儒家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提到,“孟子还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个人也只有充分发展他的不忍人之心,他才内有仁德。要达到仁,最好的方法是行忠恕。通过行忠恕,他的自我、自私,都逐步减少了。一旦减无可减,他就感觉到再也没有人与我的分别,再也没有人与天的分别。这就是说,他已经与天,即与宇宙同一,成为一个整体,由此就认识到‘万物皆备于我’。”杜甫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般人看到满地都是落花才发现春天已经消逝,而真正感觉敏锐的人从一片花落的时候就知道春光已经不完整了,完美的春天应该是一片花瓣都没有落的春天。”(《叶嘉莹说杜甫诗》)一个一片落花失去都觉得春天不完美的诗人,仿佛在《绝句》的景色里看到了一个“完美”的春天,因为“他已经与天,即与宇宙同一,成为一个整体”。窗外的“万物”、窗内的“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宇宙。窗外万物欣欣然,也正是窗内诗人的欣欣然。杜甫践行了“万物皆备于我”。

原标题:杜甫《绝句》:万物皆备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