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的题为《白石崖溶洞中、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兰州大学博士后夏欢为第一作者。
在研究成果发表的当周,博士后夏欢被确认为人才引进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即将成为资源环境学院的一名教授。“这样快速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国内是罕见的。能够从博士后直接引进为教授,很惊喜,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兰州大学。”夏欢说道。
“我没有考虑其他的选择”
“我是我们学校和团队培养出来的。”夏欢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时说道。今年是夏欢在兰州大学的第十二个年头。
2012年,夏欢被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基地班录取,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她受到环境考古团队老师们的影响,逐渐建立起在此领域继续深造的想法。由于成绩优异,夏欢被推免至资源环境学院进行硕博连读,在陈发虎院士和张东菊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环境考古学。
在读博士期间,夏欢被团队派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跟随Frido Welker副教授学习考古学中古蛋白质分析方法从实验到数据分析的一系列流程和方法,并应用到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研究中,也将其应用到国内的考古学研究中。
古蛋白质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质谱等分析技术,从古代生物遗存中提取并测序蛋白质,以揭示古代生物信息的研究方法。2024年《Nature》发表的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丹尼索瓦人生存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她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国内在旧石器考古遗址综合运用动物考古学和古蛋白组学方法的首个成功案例。
2022年8月,夏欢结束在国外为期一年半的学习,回到兰州,12月,完成博士论文答辩,顺利毕业。2023年3月,她在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开始了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
“我想留在团队里,继续从事旧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学校和学院为我们团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而团队为我和我的同学们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使我们能够快乐、快速地成长。博士毕业后,我希望能有机会回报学校和团队,”夏欢笑着说,“我希望能为兰大和团队引进国外更加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念,力求做出更多有创新性的成果。同时,我非常喜欢兰大的研究氛围,在这里度过了这么多年,对兰大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谈到自己从博士到博士后的一路成长,夏欢对兰州大学和所在研究团队充满了感激之情。她认为,自己的成果并非个人成就,而是得益于学校、团队老师以及所有成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她一步步成长起来。正是在学校和团队的培养下,她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我们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夏欢所在的科研团队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平日里,大家要么在看文献,要么在做实验,几乎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
2019年,该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的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的研究成果,为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提供了直接证据。夏欢表示,自己有幸参与了这项研究,并通过在其中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如何开展重要的科学研究。
2020年,该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白石崖溶洞遗址沉积物DNA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也是夏欢参与的第二篇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
2024年该团队发表在《Nature》的研究成果,为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人类化石证据,将丹尼索瓦人生存时间延至距今4.8万至3.2万年。在这项研究中,得益于之前两篇研究的参与与锻炼,夏欢得以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并与团队其他成员一起顺利完成了这项重要工作。
这些成果的产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团队成员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坚持。科研成果的产出并非一帆风顺,科研过程中遇见困难才是常态。遇到困难时,夏欢会积极与导师们沟通。在导师们的帮助下,问题很快就会被解决。“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国内导师还是国外导师,他们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这个过程中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灵感,与他们沟通是我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在多数人眼中,科研是一个重复且枯燥的过程,而夏欢总能从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找到乐趣。
“做地学研究,特别是我们团队从事的环境考古研究工作,经常需要出野外。比如,我们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280米的白石崖溶洞遗址开展了持续多年的研究工作。那里风景优美,周围不是高山就是草原,尤其是夏季。然而,我们的野外工作非常辛苦,尤其是每次发掘要持续2~3个月,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或者晚出早归,几乎没有时间欣赏风景。第一年的发掘工作是晚上进行的,工作开始的时候太阳刚下山,等到结束时通常天都快亮了。前三年的发掘都是在冬天进行的,天气寒冷,还经常下雪,下山的时候很容易打滑,我们摔倒前都是先把器材揣在怀里,生怕把器材摔了。”夏欢笑着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大家从不抱怨。工作中的趣事实在是太多了,并且忙起来真的会忘记时间,废寝忘食,可以说,大家是痛并快乐着。”
重复且枯燥的科研生活并没有给夏欢带来很多的困扰,她认为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中,其他人的进步也会是自身进步动力的来源。“尽管大家都在说‘卷’,但是我不太喜欢‘卷’这个字。相互间的过度竞争可能会有更多的成果产出,在短期内令人有很大的心理满足。长远来看,这会消耗科研的热情”。谈到自己的科研团队,夏欢笑着说,“在我们团队中,成员们各自专注于不同的科研方向。尽管有些研究方向相似,但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相同,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致力于回答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们是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
在夏欢所处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遇到问题都可以获得来自其他人的热心帮助,大家相互倾诉,相互扶持,共同查阅资料,一起攻克难题。正是在这样一个正能量的环境中,才会有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产出。
“当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在周末会约着一起吃美食,一起逛街。我们甚至可以互相当对方的情绪‘垃圾桶’,就像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一样,互相支持和鼓励。”夏欢说道。
“优厚的待遇、宽松的科研环境”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愿意留在兰州大学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过去“孔雀东南飞”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形成“人才西北栖”的人才分布格局。夏欢在谈起自己在兰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时十分开心。“我没有其他繁琐的工作需要处理,也不需要参加过多的活动,只需要从事我自己的科研工作。兰州大学和我所在团队给我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
此外,兰州大学为博士后提供了优厚的生活保障,“这样的工资水平在兰州不会有生活上的压力,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去。”夏欢说道,“除此之外,学校会鼓励和支持我们申请各项科研项目。”目前,夏欢已经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博士后面上项目两项。
兰州大学博士后一般聘期为两年,夏欢认为这样的一个聘期时长是非常合理的。“博士后阶段是进入正式教职的过渡期,两年的科研经历可能会让你积累更多的学术成果,避免从科研状态直接转入教学状态的不适应,”夏欢说道,“当然也不是必须两年,如果有科研需求,也可以延至三年、四年,学校也不会强制要求出站。在延期的时间内,如果申请到相关的基金项目或者产出重要的成果,学校依旧会发放相应的薪酬。”
近年来,兰州大学建立人才发现培育机制,对于校内的优秀学科与重点团队给予重点关注。在引进人才时实行审核把关绿色通道,在符合引才条件的基础上对审核把关的过程节点进行快速响应。最终打造了富有兰大特色的“随到、随评、随聘”人才引进制度。
“5月28日,当文章确定被接收以后,我便开始联系资源环境学院院办老师。在走完学院的一系列审核和面试流程后,学院将我推送至人才办。人才办经过材料审查,于7月5日上会讨论,确定同意聘请。7月8日正式下发聘任通知。”夏欢说,“由于现在还在博后阶段,需要完成博后出站等流程后,才开始走人才引进的流程,所以还不确定具体细节。但从目前沟通来看,博后办和人才办老师都积极帮忙解答和解决各种问题,感觉后面的流程应该会比较顺利。”
目前,夏欢以博士后的身份被选留为四级教授。当她满足博士后21个月的出站时间要求后,就会迎接她教授的新身份。
据悉,兰州大学畅通博士后晋升渠道,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参加职称评聘;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按人才引进程序申请进入事业编制岗位,享受相应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积极协调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的问题;修缮周转公寓,实现“拎包入住”,优化博士后的安居环境。
“真的很幸运,兰州大学各级部门都非常支持年轻人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地用人才。”夏欢说道,“一般来说,很多学校在授予教授职称时都会要求一定的授课时数和项目基金支持。然而,学校考虑到我刚毕业不久,并没有对我设置这些硬性要求,是看重我的科研能力。”
在夏欢看来,一所学校提供了优厚且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他们自由地开展科研工作、锻炼教学能力、实现科研理想,那么科研人员自然愿意留在这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夏欢说。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12-9
原标题:夏欢:从博士后成长为兰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