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均:“望闻问切”延续古建新生命

从传统木工成长为文物保护工匠的张永均,在风雨侵蚀的古建筑面前,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修复的使命。他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守护者,期待着将这份匠心传递给新一代年轻人。

“望闻问切”——古建修复的日常

数百年来,饱经风霜、雨雪、暴晒的木结构建筑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身体问题”。古建修复的工匠们就像一名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为古建筑诊断医治。

有着近20年从业经验的张永均,曾参与枫桥镇的毛氏宗祠、马剑树德堂、杨肇泰故居等的修缮项目。他明白,古建筑修缮不能仅凭经验做事。于是,“望闻问切”成了他进入工地后的首要任务。所谓“望闻问切”,顾名思义,就是把准脉、找对症,在一砖一瓦的细节间让古建筑重获新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需要“上房揭瓦”,有时需要“揭竿而起”,排查糟朽情况,确定具体的修缮方案。

古建修复这份工作没有创作可言,全是模仿与继承。张永均告诉记者,最好的古建修复就是让古建筑恢复原貌,透着传统气息,品起来原汁原味。

张永均是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古建木匠,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在2024年浙江省文物修复(木瓦作)集训班暨文物行业职业(单项)技能选拔赛中,获全省第二名,并将代表浙江参加明年的全国古建文物保护修复大赛。

“时不我待”——留住历史的余晖

张永均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父母世代务农,他18岁时便拜师学习了木工技艺。木工的手感,是一种身体记忆,拿起锯、凿、锤、尺后,他就再也没放下过。

张永均最开始学的是细木,也就是家具类木工,工作耗时费力,但这段经历让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2007年,张永均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位师傅,开始学习大木作。他逐步走上古建修复这条道路。他如同海绵吸水般不断学习、钻研,在古老的遗迹中实践、成长。

古建修复匠人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们争分夺秒地想要留住残存于古建筑上的那一抹历史余光。2020年上半年,张永均接到了一项与时间“赛跑”的使命。枫桥镇的毛氏宗祠重修计划被正式确定,张永均所在的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这个项目,这也是他作为主力参与的重要项目之一。

“用‘迫在眉睫’形容这项工作最贴切。”张永均说,“这个项目主要是重修倒塌的戏台和前厅,这是个清中期的建筑,栏杆、牛腿上的雕花样式多、工艺复杂,挺考验木匠功力的。”张永均凭借出色的手艺,保留可用的原始木料,尽可能还原建筑的原始样貌,与团队在3个月时间里完成了重修。

在2024年浙江省文物修复(木瓦作)集训班上,来自全省15家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的30名资深古建匠人齐聚一堂。张永均在这场文化技艺的盛会上,经历了8天的理论学习、观摩交流与现场实操,最终进入了扣人心弦的选拔赛。一块块看似平凡的木料,在他们巧夺天工的技艺下,经过严谨细致的开榫、破料、拼料与打磨,再经由锯、刨、斧、锤、凿、铲、尺等工具的轮番施展,反复打磨,最终化为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青出于蓝”——未来需要传承

高楼大厦只是当代的摩登,如果没有沧桑的古建筑,城市将变得没有传承、没有记忆、没有灵魂。近年来,张永均先后参与了很多文物保护的项目,比如马剑树德堂、杨肇泰故居等建筑的修复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他理解、接受并学习了文物保护的精神和理念,也真正由一名传统木工转变为文物保护工匠。

“我的徒弟跟着我20多年,也是从传统木工做起,现在可以从事古建修复,他年纪比我还大5岁!”张永均的骄傲中透着焦虑,“如今行业现状就是这样,我们身边做木匠的大都70多岁了,我的师傅就74岁了,还在干古建修复,像我这样50多岁的算是最年轻的了。”

“等我们这批干不动了,古建行业会不会后继无人?”这样的内心独白恐怕横亘在众多老匠人心中。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开始,民间着实兴起一股“文物热”,然而终究只是小众,古建修复行业仍然尴尬地面临“二少”境地:有情怀、有绝活的老师傅越来越少;愿意加入其间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张永均说,古建筑修复技术在不断升级,总有些传统技艺需要人去传承,张永均盼着能把手艺传下去:“如果有年轻人想学木工,我非常欢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古建修复的行列中来,未来的古建修复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精进,更需要年轻一代的热情和创新思维,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让城市的记忆得以保存。

原标题:张永均:“望闻问切”延续古建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