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去10分钟跟晚去10分钟不一样!”17时17分张玉山便出发了,虽然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前营乡岳坟沟村的车程不过40分钟。
张玉山现年52岁,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庄科村人,宝丰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放映员,这是他下乡放映电影的第32个年头。
车子还没进村,张玉山车上的喇叭就响了起来:“今夜放电影!”开着车在村子转了几圈,18时30分,确认幕布悬挂好、设备调试正常后,他找乡亲们闲谈起来:下回想看啥电影?村上最近有啥稀罕事?
年轻时的张玉山爱看电影,听说哪个村放映,他翻几座山头也要去看。1993年,看好电影放映的他在亲友圈里借了一圈儿账,筹集3400元购入一台“长江”牌放映机,开启了自己的“光影人生”。2007年,张玉山进入宝丰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从事放映工作至今。
张玉山放映最多的地方就是宝丰县的山村。他长在山里,深知山村看场电影不容易。过去交通不便,他也从未因此推辞,只要哪个村的村民想看电影,他一定去。
山路崎岖,过去那些年张玉山放电影没少受罪。音响、幕布不说,光那只装有放映机的箱子就有50公斤左右。“早些年去偏远山村只能租马车背设备,机器把肩膀、背都磨烂了。半夜放完电影回去,不见一个人,夜静得很,鸟突然叫一声,吓得头发都能竖起来,现在好太多了。”张玉山笑着说。放了这么多年的电影,路上的沟沟壑壑他都知道。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开始后,张玉山自请负责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前营乡23个山村的276场放映,4月至10月,一夜两场。
张玉山的月薪2500元不到,除去车损和油耗,在县城,这样的薪资不算高,为了补贴家用,他白天还要做些空调、网线等的安装。
心疼他来回奔波,在宝丰县城开维修店的大儿子劝他在家看店,他却舍不下电影。“一段时间没去哪个村,就有人打电话问我啥时候来,到哪个村都有我的好伙计……”
在宝丰县,有这么一群像张玉山一样的基层放映员,借助光影技术点亮群众的夜生活。
原标题:张玉山:山村放映员的“光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