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8时许,家住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县城的“90后”青年创客扶银廷和妻子黄新颖驱车来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扶银廷以前在新县县城上班,202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大塆“匠心工坊”的老板要把店盘出去,并且了解到该店的房东计划将此店改造成民宿。
“2019年9月16日,在田铺大塆,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村间小路,走进一家家创客小店。在‘匠心工坊’,总书记还购买了鞋垫。田铺大塆打造的是‘创客小镇’的品牌,我就萌生了将小店盘下来的打算。”扶银廷告诉记者。
说干就干!很快,“匠心工坊”被改造为“文创工坊”,集非遗与文创于一体。店铺改造升级后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刺绣元素,还丰富了产品种类,增加了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你看,这刺绣小背心、虎头枕之类的都是我从周边村民手中收集的。这样的做法既让群众增收,又丰富了货源。”扶银廷自豪地说。
说完,扶银廷接了个电话,原来是村民催他过去取货。“这是浒湾乡的群众打来的,我正愁货源不足,明天又可以续上了。现在小店每天可赚500余元,我很满足!”扶银廷笑着说,“我还让妻子盘下了后排的书屋,改造成‘半夏时光休闲吧’,小院里还有两间民宿,生意很不错!”
在田铺大塆竹编小店“不秋草”,从河北秦皇岛过来的吴女士对非遗传承人余品林的小竹编很感兴趣。只见她手捧着刚在休闲吧买来的饮料,向余师傅询问各种竹编的价钱。
“早就知道这个古村落了。这次休假专程赶过来看看,真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晚上住在‘老家寒舍’民宿,准备明早去黄毛尖山顶看云海、观日出。”吴女士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出行计划。
正说着,悠扬的笛声从村口飘来。“每天这个时候村里的文化合作社就开始表演,音乐响起来,舞蹈跳起来,很热闹!”余品林一脸幸福地说。
漫步村落,记者发现这两年田铺大塆又新增了红布鞋非遗展览馆、大别山刺绣馆、红布鞋制作实践体验馆等展馆。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母亲千针万线纳出来的普通布鞋,陪伴着红军走过千山万水,从胜利走向胜利。”红布鞋制作实践体验馆店主告诉记者,一双红布鞋,承载了历史记忆,见证了鱼水深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走出展馆,很快就来到了“春临农家”农家乐。这家曾是贫困户,2015年在政府鼓励下开办了大塆第一家农家乐,第一年只挣了1000元,现在每年收入30多万元。“5年来,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我家生意越来越好!儿子、儿媳也回来了,我们家添了3个孩子,一家人还了贷款、买了车,还在县城买了两套房。”说起现在的生活,女主人许秀清笑得合不拢嘴。
5年来,田铺大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动了像许秀清这样的村民增收致富……
“这5年,我们利用项目资金对基础设施持续性投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利用创客小镇丰富产业形态,让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发展创业,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田铺乡党委副书记吴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全域旅游 全景田铺’,发挥游客集散中心的支点作用,将许世友将军故里、田铺大塆、黄毛尖森林公园串点成线、织线成面,成为立体田铺,促进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原标题:河南新县:大塆古村新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