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屿洞天岩

猴屿洞天岩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猴屿洞天岩

猴屿洞天岩,即长乐市著名侨乡猴屿的屏山洞天岩,俗称猴屿岩,位于闽江口南岸最北端,距市区15公里。

猴屿岩石奇岩怪,肖形状物,千姿百态。已发现的有:野猪、松鼠、河豚、海豹、玉兔、乌龟、壁虎、蜥蜴、鲤鱼、螃蟹、-、老蛇、母鸡、鹦鹉、苍鹰、颓鹫、老虎、羔羊、白马、黄牛、鳄鱼、犀牛、虎爪、象耳、仙桃、西瓜、玉鼓、金钟、砚盆、笔架、书包、签筒、济公帽、金刚靴、状元帽、天仙履、老君卧榻、仙姑玉枕、孔明摇扇、织女抛梭、八戒仰眠、沙僧坐禅、三藏佛冠、佛祖袈裟……

猴屿岩绿荫如盖,松、竹、榕、樟、兰、菊、紫薇、杜鹃、糃子、铁树、桂花、马英丹、美人蕉、黄心榕、白玉兰……层层叠叠,团团簇簇,外头天气再热,日火再大也失去威力。

大雄宝殿前有一株光绪年间种下的百年茶花,是屏山寺的镇寺之宝。茶花树杆粗如大腿、弯曲如弓,高丈余,树冠罩在屏石之上,每年春天,盛开上千朵姹紫嫣红的花朵,远处望去,以为一片红云飘动在殿前。

“鼓岩”之上,一条岩缝中竟然长着两棵品种不同的连根大树,一株榕树,另一株谁也叫不出什么树名,累累果实居然直接结在树干和树枝上。两树树皮一黑一白,疑是来自欧非两洲肤色不同的情侣,依偎在一起倾诉衷肠。著名书法家沈觐寿先生生前在岩上留下题刻“一岩两树,同根并茂”八个大字。

猴屿岩洞因岩叠洞胜为闽江一绝。现已发现的岩洞有10多个,如“状元洞”、“仙人洞”、“蝙蝠洞”、“充天洞”、“涌泉洞”等。有的迂回曲折,步步景生;有的径收为洞、洞尽径开;有的洞中套洞、洞上叠洞;有的狭窄如带、仅容半身而过;有的宽阔似厅,可摊席铺筵;有的阴不见掌,不辨东西南北;有的光影幻射、得现乾坤倒转。山上还有不少岩洞尚未撩开神秘之纱。“无底洞”在“喾岩”之下,潮湿的黄土堆积在洞前,洞口只有桌子大,可洞内却宽阔幽深。曾有人钻了进去,爬了一段,手电筒的光慢慢地被暗影吃掉,而底下却出现了嗡嗡的响声,怕有不测,只好无功而返。“雁阴洞”也是个神秘去处,有好事者进去想看个究竟,不敌寒气森森,半途退出,回去后大病一场。如此神秘可怖,再无人敢越雷池一步了。

猴屿岩中心建筑是屏山寺,为宋朝孝宗年间名臣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里人郑丙所创建。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仰佛堂等皆依山而就。一个个华亭,各立蹊径,点缀绿丛,既供人休息,又可以赏景。凝云桥、仙人桥、秀安桥巧布岩壑溪涧,既利通济,又增景观。“千禧”、“锦屏”、“海阔天高”、“山涛海籁”、“一岩两树,同根并茂”等摩崖题刻和亭台楼宇上名人对联诗句,都可揣摩玩赏,增添雅兴。

萃景亭后三叉路口有抗倭义冢。明朝倭寇侵扰,猴屿乡民不忍强盗-,奋起抗争,成百人惨遭倭寇-,戚继光紧急挥师闽江,驱走倭寇,官兵们就近掩埋了死难义士的尸体。后来猴屿村兴建文化宫,把义士的骸骨从大脉山崎顶移葬于此。猴屿屏山寺山门呈扇形的门楼上建成有城垛的城墙,其原因就是昭示这一段尘封数百年的悲壮历史。同时,山门的位置低于江边的鸡笼山也有特别的含意,因为今日郁郁葱葱的山头就是当年戚家军营寨的遗址,站在城墙上,往后看是义冢,而往前望寨址,则需仰起头来,以此表示对爱国爱民军队的崇敬之情。

站在山上,典型的江滨风光尽收眼底。近处,海渚万亩,苇草如茵,牛羊点点;港道里扁舟慢渡,渔歌唱晚;琅岐岛阡陌交错,铺金泛银,展翠绣绿;对岸江海交汇处群山环立,岚气氤氲,山麓楼墅峥嵘,车流蠕动……可谓一幅雄浑壮美的《江山万里图》,一首豪迈动听的“闽江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