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

近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首度公开发布《2023年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预警监测公报》)和《2023年南海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公报》(以下简称《保护修复公报》)。

《预警监测公报》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和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深圳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评价,全面呈现了南海区海洋生态格局和状况,阐述了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滨海盐沼、海藻场、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总结了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发生状况。

《预警监测公报》显示,2023年南海三省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状况基本稳定。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保持稳定,海水活性磷酸盐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赤潮发生次数有所减少,绿潮、局地性生物暴发等海洋生态灾害需重点关注。

2023年,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集海洋生态站、浮标、船舶、无人机、卫星遥感等于一体的“岸—海—空—天”综合预警监测网初步形成。全年对7大类39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分布区开展调查监测,对161个国控海水环境站位、53个国控生物多样性站位开展趋势性监测,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开展了预警监测;监测要素涵盖海洋生物、水文气象、海水环境、沉积环境等;监测区域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南海管辖海域,优先关注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以及生态灾害高风险区。

《保护修复公报》以南海三省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监管工作为基础,反映南海区实施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专项工作部署落实、生态保护修复项目3项主要行动,呈现红树林、海岛、湿地等5类典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的成效,总结海洋生态修复责任担当、制度建设、项目监管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经验。《保护修复公报》显示,2019年至2023年,南海区共组织实施各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80余个,其中中央资金支持项目22个;中央资金累计投入45.6亿元,地方承诺配套资金约38.3亿元;累计整治修复岸线近43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9100公顷。

《保护修复公报》全面呈现了南海区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取得的成效,选取5个长期开展修复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典型生态系统修复区域进行重点介绍,包括广东珠海东澳湾、汕头南澳岛,广西北海冯家江流域、防城港西湾红沙环,以及海南儋州湾;从修复理念、修复方法、修复效果等方面,全面展示了生态保护修复的模式和途径。同时,《保护修复公报》总结了南海区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的经验,南海三省区各级政府部门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科学组织实施、提升监管效能,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及技术标准,不断提高项目布局的合理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的科学性,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南海局将会同海区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掌握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掌握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掌握清楚”的总体目标,持续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为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

原标题:南海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