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为幸福生活添彩

今天,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作用愈发凸显,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

2017年,在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致辞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扮靓多彩生活

“旅游对我而言是一种生活态度,每年要出游四五次,这几年我游览了广东海陵岛、云南丽江、新疆喀纳斯、甘肃敦煌以及泰国、柬埔寨、加拿大、俄罗斯、埃及和摩洛哥等地区。旅游使我视野开阔,性格变得豁达宽容。”北京市民温忠敏退休后的日子充实而快乐。

“90”后白领刘尹娜告诉记者:“旅游是我和父母难得的共处时光。作为一个在异地打拼的年轻人,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一起出游的日子是我每年最期盼的。”

过去5年间,国内游人数累计超过249.8亿人次,年均增长10.7%。2019年,国内游人数已达60.06亿人次。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许多中国人的休闲时光都花在了旅游上,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中国国内游和出境游连续多年保持增长,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中国旅游业始终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不断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不断创新研学旅游、体育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邮轮旅游、冰雪旅游、夜间旅游等新业态,持续推进“互联网+旅游”,旅游景区便利化、智能化水平不断上升,旅游体验进一步改善。目前,中国已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280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处。

带来富裕日子

旅游业发展不仅为游客带来幸福的生活体验,还能助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我不用到外地去打工了,现在在村里的民宿酒店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人,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贵州省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村民吴娘肯说。黎平县有贫困村共24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8个。中国旅游集团定点帮扶该县,整合民俗文化、侗族特色、田园风光、淳朴民风等资源,打造精品民宿,已惠及贫困群众1802人实现增收致富。

深度贫困县广西巴马县在“十三五”期间,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坚持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同步,实现了“旅游做加法,贫困做减法”。巴马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燕飞介绍,巴马贫困发生率降至1.24%,2020年5月已实现脱贫摘帽。

云南红河的贫困村阿者科村依靠旅游告别了“守着金饭碗要饭吃”的窘况。村子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内,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推出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主题性旅游体验活动,游客实现按需“点单”。2019年,村民已收到分红30余万元,直接帮助全村23户贫困户脱贫。

“十三五”以来,全国2.26万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旅游扶贫既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也提振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绿色发展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旅游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旅游业新格局。

青脚鹬、鸳鸯、小天鹅,还有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冬日里的浙江松阳县的松阴溪成了各类珍稀鸟类的栖息胜地,沿河打造的滨水绿道成为市民和游客赏景、观鸟,体验生态,放松心情的不二之选。

在这里,美丽生态正转化为美丽经济。松阴溪两岸点缀的特色驿站,皆有展廊、茶室、亲水平台供人小憩;临水的村庄,各类旅游综合体悄然兴起,在引客入村的过程中撬动乡间经济……从滨水绿道向大山里延伸的古村古道,更是串联起上百个村庄,带来民宿、农家乐的遍地开花。

2019年,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33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近年来,乡村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催生了特色民宿、夜间游览、文化体验、主题研学等产品,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示范产业,成为振兴乡村经济、营造美丽宜居环境的富民产业。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坚持绿色旅游发展道路,既是旅游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发挥旅游带动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旅游已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继而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重要领域。

助力国际交流

旅游不仅保护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创造幸福生活,还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是民间外交最活跃、最有效的渠道之一。

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近年来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展现中国风采,向世界持续传递中国声音,为世界带去中国微笑,这就是中国游客,他们是最好的国家间交往的民间使者,旅游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

无论是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同各国一道,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十三五”时期,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和旅游合作政府间文件。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成果之一,“十三五”期间中国举办了29个大型文化和旅游年节,促进了国际人文往来及各领域合作,为许多国家人民带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