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杂谈

三伏之说由来已久,《史记》中有“德公二年初伏”的字样,即早在公元前676年就有文字记载了。《说文解字》云:“伏,司也。从人,从犬。”造字本义为猎人带着猎狗,趴卧隐蔽,伺机出击猎物。伏的含义是“隐蔽、隐藏”,与热没有直接关系,为何古人用三伏来表示最热的天气?

原来,古人认为,最热的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有了三伏之说。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这是用“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庚日是指“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每一个庚日相距10天,中伏与末伏之间,或相距10天,或相距20天。俗语称:“夏至三庚便数伏。”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三伏跨度时间较长,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故人们称之为“杂节”。

我老家所在的鲁南苏北一带,有入伏喝羊肉汤的风俗。这可能与汉武帝“伏日赐肉”的故事有关。《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伏日,诏赐从官肉。”入伏这天,汉武帝要赏赐近臣鲜肉。有一次,群臣都到了,天色已晚,可是大官丞迟迟未来。东方朔等不及,就拔出剑来,自己割了一块肉,并对大家说:“伏日当早归,大家快割了拿回去吧!”而后捧着肉回家去了。第二天,汉武帝责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为什么不等诏书下来,就擅自割肉回家?”东方朔脱下帽子谢罪,武帝让他自我检讨。东方朔又拜了拜,站起来说:“东方朔啊,东方朔啊!受赐不待诏,为何如此无礼?拔剑割肉,一何其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其廉也?回家献妻儿,又何其仁爱?”汉武帝听了不禁笑起来,说:“我要你自责,你却自我表扬起来了!”

到了三伏天,农事挂锄,学校放假,甚至连鸡鸭鹅也都不大下蛋,开始“歇伏”了。北宋王仲修诗云:“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我国自古就有三伏天避暑的风俗习惯。秦汉时期会在三伏的首伏放假,鼓励官员、民众根据各自的条件避暑。据载,汉武帝每年都要前往雍州的云阳山避暑,清代皇帝夏季也会到承德避暑山庄消夏和办公。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儿时的故乡,三伏消暑别有滋味。那时候的农村没什么空调、电扇之类的电器,河沟边、树底下,一把蒲扇,是大人们的消暑标配。孩童们泡在水里,也惬意得很。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敞着门,女人们在院子里或过道里乘凉,用不着防范谁;男人们洗完澡后,在河堤上铺上草苫子、草席,手摇蒲扇,三五成群地拉家常、说农活、谈国事;小孩子们仰望天空数着星星,在草垛子间捉萤火虫、玩捉迷藏的游戏。夜色中,三伏的酷暑,也便在不知不觉间滑走了……


原标题:三伏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