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红色的起点》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的重点剧目,将于7月24日再登中国国家话剧院舞台,带观众感受理想之火、信仰之光!
该剧取材于叶永烈的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这部展现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的长篇纪实著作通过文学与史学的结合,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娓娓道来。从中共一大的召开到与会代表们的命运沉浮,叶永烈以客观而又生动的笔触,描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前后后。
话剧《红色的起点》在忠于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调整了原著的线性叙事结构,选择1919年至1921年的三年“大事记”,以大群像的方式架构历史现场的复杂与鲜活,以高密度的语言呈现历史大变革时期思想的孕育与信仰的成长,以散点式的人物命运共同指向一个初心目标,跳出了惯常的戏剧结构,用今人的视角去解开那一代人精神信仰的密码。
话剧《红色的起点》的导演罗兰在采访中介绍:“在书中,叶永烈先生对很多细节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字里行间,饱含着热血青年强烈的救国情怀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原著厘清了很多有关中共建党史的重要知识。例如,中共一大会期是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是大家一致商讨后决定的。各色人物的细节描写也各不相同,性格差异跃然纸上。原著大约46万字,我们是完全忠于原著的故事,没有增加任何自己臆断的情节。”
“他们都还年轻,就是学校的孩子的感觉。有考试了就紧张一下,不提醒就容易松散下来。”罗兰像个家长一样念叨着,但眼睛里又充满了对年轻演员的喜欢和认可,而她反复强调的“年轻”确实是话剧《红色的起点》的核心命题。
不同于一贯的红色题材剧,《红色的起点》选择以客观讲述为核心,将全剧五十多个重要人物以“群像式”进行展现,一个演员在剧中需要扮演多个角色。“因此在选演员的时候,我们更加注重台词功底而非其外在形象是否与历史人物贴合,现在留下的演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罗兰说。
如何在严肃的历史题材剧目中与年轻人产生共鸣,是主创团队努力克服的难点。《红色的起点》首先在舞台美学气质方面下足了功夫:极简的色块和线条是舞台上的重要美学元素。几何线条让视觉中充满了“棱角”,红与黑的大色块撞色也增添了历史的先锋性与力量感,舞台上桌椅位置的不断变换为舞台迅速转换场景。无论是技术上高度运用多媒体,还是视觉元素的简约与凝练,都透露着极强的当代性。其实早在文本创作阶段,罗兰就在总导演田沁鑫的指导下,形成了“当代舞台风格”的概念,舞台色调也是其一开始就想好的。“作品讲述的是一百年前的热血青年,他们希望通过革命去改变社会现状。这个热情的状态应该是红色。但同时我跟舞美设计说,无论是舞台还是多媒体,各种线条交错一定要都是直角,这是革命的冷冽感和突破感。所以最后舞台的基调主要是黑、红两色,黑色代表冷静,红色代表内心的炽热。”罗兰说。
剧末,演员们在吉他伴奏下集体唱起了歌曲《模样》:“亲爱的伙伴,你看我们的模样,映照在梦想的墙上,从天真烂漫的最初,到拥抱一切的远方。我们多漂亮,一张干干净净的脸庞,记得赢了世界的时候,还要笑得像孩子一样……”选择用这首歌,是一次排练结束,在回家的路上罗兰偶然听到了这首歌。原版的伴奏是普通的流行音乐伴奏,选择改编用木吉他伴奏,也是因为罗兰觉得更加贴合“青春”的主题。
话剧《红色的起点》意在探索红色题材作品的新思路,它努力避开历史的厚重感和距离感,选择与当下年轻人产生共鸣的精神内核,用当代审美与解读与当下产生连接。
“回望起点,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明天。无论何时何地,希望年轻人永远不要忘记对社会的责任,不要放弃对世界的追问,不要放弃对固有的冲破,去创造美好的一切。”罗兰说。(“学习强国”记者王雨萌)
原标题: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话剧《红色的起点》重现建党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