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更好促进经济发展

“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考量,又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成效。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关键就在于旅游业的综合性产业属性,具有“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独特作用。

从全球旅游业发展来看,2011-2018年,全球旅游业增速连续8年高于全球经济增速。特别是在全球旅游市场复苏回暖背景下,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2022年发布的《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旅游业的GDP将以年均5.8%的速度增长,超过全球经济2.7%的增长率,达到14.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1.3%。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对冲外部不利影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增长态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超过10%。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扭转了自2020年以来的低迷局面。

今年以来,我国旅游业呈现加快恢复、提质增速的良好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特别是假日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交通、餐饮、住宿消费,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明显增长,为市场回暖、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

成功走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在创造世界旅游发展奇迹的同时,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旅游业具有带动性强、乘数效应大、综合效益高等特点,能够有效带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发展。这也为我们准确理解旅游业为什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和最佳实例。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区不顾发展条件,缺乏必要的市场需求调研、科学的项目规划和合理的营运计划,违背高质量发展要求,盲目上马旅游项目,造成低效闲置情况。这也警醒我们,要在正确认识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路径和可行模式。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高质量发展,坚持旅游为民导向,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更好实现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任务。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要算好旅游消费的“收入账”。旅游本质上是消费群体的有效集聚与规模迁移,有没有符合市场需求、吸引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影响旅游消费的根本所在,也是决定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高低的关键所在。因此,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核心是回归旅游消费本源,积极适应游客结构调整和需求变化,通过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便利消费方式、挖掘消费潜力,进一步提高供需匹配度,提高旅游直接收入。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要算好拉动发展的“综合账”。旅游活动的复合性、开放性,决定了旅游客流的形成与流动,必然带动和聚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增量性要素保障。风物长宜放眼量,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门票经济”,而应该在“带动”上下功夫,要以“近悦远来”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依托,切实把“好客”之心转化为“引客”和“留客”之举。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要算好推动民生的“幸福账”。旅游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坚持旅游为民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的鲜明特点,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应是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这就要求在城乡建设中将宜居宜业与宜乐宜游有机统一,把旅游发展有机嵌入城市更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之中。通过发展城市旅游进一步推动街区改造、环境整治、设施升级、功能完善,为市民和游客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和丰富的休闲场景,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同时,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密结合起来,把乡村旅游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促进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让城乡居民能够广泛参与旅游发展,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要算好文旅融合发展的“融合账”。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核心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业,可以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也为打造旅游新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机遇。这就要求进一步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特别是借助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业态,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要算好国际合作的“开放账”。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中国旅游发展与世界旅游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平台,特别是以连续与主要国际客源地和目的地国家联合举办旅游年为契机,持续推动对外旅游交流与合作。

在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发挥旅游业优势和特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旅游业要更好地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更加有效地发挥旅游外交和旅游国际合作的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便利外籍人员在华旅游、支付的新举措,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旅游的堵点,以入境旅游的大发展,带动旅游业整体水平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有力的市场支持、资源支撑和动力支援。

原标题: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更好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