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首届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宣传推介在浙江桐庐举行,三省一市的森林旅游资源争奇斗艳,为长三角市民献上一场旅游攻略盛宴。
从宁镇山脉、浙西山水到皖南名岳,森林资源在长三角腹地织就绚丽画卷,与沿江沿海的城市群交相辉映。“2019年,长三角地区年接待游客量5.5亿人次,其中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产值超过3500亿元。”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胡侠介绍,三省一市共拥有世界自然遗产4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122个、自然保护区95个、森林公园284个、湿地公园194个,在生态旅游的再开发与深度开发时期,市场容量增大、产业外向度明显。
“森林康养的春天来了!”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国付介绍,森林康养不仅陶冶心情,而且对健康益处多多。“发展森林疗养于国促进国民健康、林业转型,于民则是促进大众健康、提升生活品质,但当前多为林业、文旅部门牵头负责,建议与医疗行业加强合作,引进卫健部门力量,增强森林康养针对性和实用性。”
“当下,我们并不缺少旅游资源。只是我们多数旅游还停留在走马观花打卡即过的形式。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更迭,转而寻求更具体验的旅游产品,森林旅游就是其中的一种。”南京大华国旅资深导游培训师巫鹏飞表示,森林旅游相较于人文类旅游,更亲近自然,更倾向于放松身心,健身养生。
位于苏浙皖交界处的安徽省郎溪县和广德县、江苏省溧阳市和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和安吉县、上海市白茅岭农场“一岭六县”,因为拥有广袤而独特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更为旅游界看好。该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占4479.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4.3%。美丽的“一岭六县”串连成了“长三角之心”,也串起了一条举目所及满眼翠意的奇妙线路。无论“空山新雨后”的山景,抑或“行舟绿水前”的湖光,或者是“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的竹林农舍……“一岭六县”的诗和远方,令人流连忘返。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溧阳一条彩虹路串珠成线打造全国网红路,带动沿线10万农民增收;一间小茶舍带动农旅融合乡村实现收入40亿元。今年6月初召开的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要求,在省际毗邻区域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如今这片沃土“热起来了”。
“以‘一岭六县’为代表的浙西山水、皖南名岳,森林资源丰富,是长三角共同的‘后花园’。”江苏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南师大教授沙润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不能忽视繁华城市带背后这片莽莽苍苍的山水名胜区对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困扰这一地区与城市群联系的主要障碍还是交通,尤其是沿江城市带与这一带的快速交通。江苏省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江苏不但将尽早上马宁宣黄高铁,还考虑规划镇杭铁路连接千岛湖,以及在既有宁杭铁路以西建设宁杭二通道。
目前,江苏已创成国家森林城市8个,全国绿化模范市、县(市、区)46个,全国绿化模范单位58个,全国生态文化村43个;已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213个;培育了一批以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康养、养生、体验基地。这些生态之地已成为人们敞开心扉“森呼吸”、拥抱自然“林距离”的“城市客厅”。2019年全省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接待游客8237万人次,直接产生经济收入50亿元。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推广处副处长杨维启介绍,江苏结合省内的森林资源,以“水韵江苏 森居健出”为主题规划打造5条生态旅游线路,其中“情寄山水,竹风茶韵”南京—常州—无锡、“江湖览胜,山水如意”苏州—南通—泰州等向三省一市推介。“未来将着重完善这5条线路,将其作为明星产品开发推介,同时加强和长三角其他省市的交流合作,争取实现区域内优质森林旅游资源有机组合与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