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不仅为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一般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农业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创造并不断发展变化,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并具有系统性、活态性、动态性、复合性等典型特征。研究与实践表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应当以农业、生态、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农民就业增收为前提,通过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和品牌价值而不是通过人为措施肆意改变农业文化遗产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应当是农业多种功能的拓展、多元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取代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要求以及当前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应当特别注意处理农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关系、旅游经营者与农业生产者的关系、旅游景点与整个遗产地的关系、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淡季与旺季的关系,在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中,应适应农业生产、自然物候、文化活动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技术和知识体系、农业生态景观和农业文化等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发展,更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为肩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三重任务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带来新的经济动力,创造就业增收机会,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同时,深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璀璨的农耕文明和人地和谐的生态智慧,增进文明互鉴,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遗产地各部门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分工协作、狠抓落实。农业文化遗产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既是记载农耕文明演进的历史文物,还是满足现代发展需求的生产基地,更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需要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努力,从系统保护和全面发展角度,统筹谋划、分工协作,通过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功能持续提升、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原标题: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需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