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双流区:“智改数转”赋能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为整体提升先进制造业规模能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成都市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在会议期间印发。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成都将培育智能工厂超过100个,建设数字化车间超过300个、数字产线超过500条、智造单元超过3000个,打造一批“智改数转”产品或服务,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五大支柱产业深度覆盖。

“智改数转”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生产效率的跃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引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围绕制造企业主体,搭建赋能平台,引导企业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是主体 创新是动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驱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支撑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双流企业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智慧工厂,打造数字化车间。

位于四川双流经开区的四川天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味食品”)是一家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属于传统加工制造行业。记者了解到,这家复合调味料行业的上市企业多年前就已开始“智改数转”。

天味食品在双流建了一座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该工厂不仅装修风格极具科技感,其布局的生产线也是“行业智造样板”。记者发现,车间内很少见到工人,整个生产过程均由机器人(机械臂)和自动化设备完成。据介绍,同样是生产4万吨复合调料,工厂用工人数由500人减少到20人左右,这样企业用工成本每年可节约3000万元左右,还实现了调味品配料的精准控制,提升了制造标准化水平。

除了天味食品,还有一些企业新引进的项目也在抢先布局新型智能产线,位于双流区的金牌橱柜通过建设行业内首创的智能生产线,实现生产管理全过程数字化,企业在2023年投产即上规。

在新兴产业板块,双流区以新易盛为代表的光模块企业,以中电九天为代表的工业软件企业,正将智能制造的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

在双流,还有通威太阳能等一批较早启动技术和产线升级改造的企业,也在探索实践中见到了成效。据了解,截至目前,双流区共有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典型案例。

政策强支持 “改转”有信心

“智改数转”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浪潮中,企业是主体,同时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日前,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工作人员第三次来到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沟通交流,一方面是了解前期技术合作推进情况,另一方面则是看看企业还有哪些新技术需求。

2023年,依托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双流组建起“两团一员”服务团队,通过聚集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团、技术经纪人团和百博服务团博士成员,组成需求挖掘专项小组,持续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匹配科研资源,促成科技创新供需合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这正是双流区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建立起“以诊促改、诊改联动”转型模式的一个缩影。

“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免费诊断+服务跟进+投入补助’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实效性。”双流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工作流程在诊断环节突出主动问需,在服务环节突出分类推进,在补助环节突出精准有效。双流区建立惠企助企常态长效机制,实行规上工业企业“一对一”包联,加强“智改数转”政策宣讲,动态收集办理企业诉求,聚焦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分层次帮助企业“把脉问诊”,提供企业“用得起、用得好”的解决方案。

在政策引导激励方面,双流区通过发布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改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并通过项目招引、政府采购等方式,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帮助企业节约转型成本。

服务商加盟 构建好生态

据悉,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也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如同市民使用手机需要通信服务商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一样,企业智改数转同样需要第三方服务商搭建的平台,这是一种相对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造模式。

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照明为主营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记者了解到,之前,公司开发的智慧停车系统在大数据运算、AI开发、自动学习等方面存在诸多性能瓶颈,而这些问题通过与华为云的合作迎刃而解。

借助华为30多年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华体照明获得了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实现对系统从研发到测试到部署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积极搭建企业“智改数转”的功能平台,双流区以政府投资建设的方式,与华为云共同打造了双流区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也是四川省内首个建成投运的县级工业数字化智能转型升级赋能平台。依托工业互联网等赋能平台,目前,双流区已推动1300多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双流区还通过建设展示平台的方式,强化引导能力。双流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通过沉浸式体验环境,展示“智改数转”优秀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进而配合智库平台,依托赛迪研究院等机构,建设产业大数据平台等功能载体,赋能企业转型,催生典型应用。

“转型服务产业既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其中一环,也是一条由此衍生的关联产业链,能起到带头带动作用。”双流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双流区共有12个服务产品入选了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服务库,下一步,双流区将继续实施“智改数转”优质服务商培育行动,不断夯实数字底座,完善转型生态。

原标题:四川成都双流区:“智改数转”赋能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