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有月宜读诗

读诗,要读有锐气有骨血的精品。对于那些庸诗、坏诗、故作高深的应时之作,一概不去读。读诗,最好在夜晚,要有明月透窗的夜晚。月光下读诗,别有一种滋味。让灵魂沉浸在诗意的清流里,让月光抚慰它残存的鳞片。

近些年,我诗读得少,写得更少。电脑里起码有几百首诗作,也懒得拿出去发表。渐渐变成诗外之人,失落感是有的,但也心甘。倒是古典诗词和老子的《道德经》是床头读物,当思维枯竭时,拿出来读一读,让清气通贯肉身。我所读现代诗人的诗集,有两本在床头。一本是洛夫大兄送我的诗集《洛夫精品》,另一本是甘肃诗人李老乡兄送我的诗集《野诗》。余光中的诗和散文也常浏览,总是有此感应。

译诗基本不去读,因为大都失去了诗的原味。译诗很难,尤其是诗外之人的译作,淡而无味。可以说,诗是不能翻译的,因为它纯属语言艺术。既保持原诗的韵味,又符合当译语言的特色,是难而又难的事情。我年轻的时候心血来潮,想用蒙古文试译唐诗一百首,可以说碰得头破血流,于是作罢。

有一往事,给我的触动很大。那一年,我与作家叶楠兄一起出访匈牙利,在罗兰大学东方语系座谈时,有一位教授提出,在中国正在风行的裴多菲名诗《自由与爱情》的译文,没有了原诗的韵味,缺少美感。记得此诗由诗人殷夫所译,他的雕像至今留于匈牙利。殷夫的译文如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们看来,译文极好,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一读便可记住。我当场向那位质疑的教授提出,请他用中文再译给我们听听。他以不大流利的中文朗诵了自己的译文,听之,我哑然失笑。他的译文,中国读者无法接受,更不用说传诵。因为,没有了一点中文韵味和节奏。可见,译诗之难,总会顾此失彼。

也有译诗比较成功的。前些年,我读到过一首《公园里》,觉得译文比较得体: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

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这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作者为法国诗人雅克·普雷维尔。译文与原文的差距如何,我不清楚,但它符合中文韵味,中国读者可以接受,文字间不缺乏美感。

凡成功的诗作,均出自敬畏诗歌的人。把诗歌当作跳板、桥牌、玩具的人永远与真诗、好诗无缘。写诗需要天赋,更需要心中有情。真情实感,惜字如金,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余光中有一首诗《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精致又洗练,读来令人叫绝。

痖弦的《流星》幽默风趣,形象动人:

提着琉璃宫灯的娇妃们

幽幽地涉过天河

一个名叫彗的姑娘

呀的一声滑倒了

把流星描摹得如诗如画,生动鲜活。

余光中还有一首短诗《中秋》: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缺?

简单明了,犹如话家常,但寓意深刻,引人乡愁。

而洛夫的《金龙禅寺》尤为耐读和品味: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飞蝉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这一山的禅味,只有洛夫才能把握得了,也描摹得透彻逼真。飞蝉点燃灯火,是假亦真。

夜读这些诗作,总让人感觉诗意清新,如饮甘露。我说过,读诗之精品,最好是在有月光透窗的夜晚,煮一壶新茶,燃一炷檀香,半躺半卧,静心来读。

这是对心灵,最好的抚慰和洗涤。

原标题:床前有月宜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