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蓄力向“新”东风劲——写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之际

初夏的八闽大地,惠风和畅、草木葱郁。作为数字化发展新征程中醒目的标杆,5月24日至25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如约而至,再临福建福州。

盛会再临,四海宾朋纷至沓来。5G的升级版5.5G是什么?AI簪花有多酷?人形机器人长啥样……年年盛宴,岁岁更新,本届峰会聚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来自八方的数字领域顶尖人才展开智慧“碰撞”,共话数字经济新时代,共建数字中国,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插上“新翅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为数字中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数据显示,本届峰会对接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1个、总投资2030亿元。与此同时,“数字文化”“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13个主题分论坛亮点纷呈、高朋满座。管中窥豹,这场既有“实绩”,又有“人气”的盛会,再次折射出数字在华夏大地迸发出的蓬勃脉动。

创新驱动新变革,数字引领新格局。于当下,数字化乘“峰”逐浪正当其时;向未来,数字中国蓄力向“新”东风正劲。

再回顾:“新”中有“数”共享智慧成果

走进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只见一展位前门庭若市,被市民里三层外三层牢牢“圈”住。向前观望,一位“文质彬彬”的书法机器人正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提笔精巧、运笔苍劲、落笔有神,一阵行云流水后,“欢喜”二字跃然纸上。

作为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参展商们“新”中有“数”出“高招”,在峰会现场体验区亮成果、觅商机——

除了“妙笔生花”的书法机器人,展区中还有不少实用的“新家伙”:机械狗“笨笨”正搭载着超广角激光雷达和高扭矩动力关节,陪伴老人散步遛弯;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柒”外观接近真人,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仿生皮肤技术和不少微表情情绪表达;咖啡机器人让双手得到“解放”,咖啡香“三下五除二”满盈整个场馆……

既能当“保姆”,又能当“大厨”,这些新潮机器人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生动剪影,正指向本届峰会的高频“热词”——新质生产力。事实上,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需要创新来支撑。

在展区的彼端,撰写着“古田会议永绽光芒”的创新积木沙盘同样“吸睛”。据了解,观众只要戴上积木沙盘边上的AR眼镜,便能“穿越”回革命年代,通过动画效果“身临其境”体验古田会议的生动场景。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我们设置了古田会议、飞夺泸定桥等五大红色主题重要场景,使用近百万个积木颗粒,耗费约7000个小时,结合AI表演、VR、AR、柔性屏等交互体验,带领观众重温长征路途的艰辛。”展位负责人介绍说,教育主题积木交互沙盘的运用,或将成为未来博物馆、纪念馆展示相关内容的一大趋势,学生能够通过虚实结合的玩学体验,以全新视角“沉浸式”感受历史。

因数字而变,因数字而兴。如今,一大批智能产品“点亮”百姓生活,进入工厂车间,赋能千行百业。而在数据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要素的当下,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对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突破、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表示,我国是全球数据量最大、数据规模增速最快的国家。同时,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为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释放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国家数据局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数据产量已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0.5%。更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据总量或占全球近30%。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我国5G基站数达364.7万个,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超过810万架,算力总规模达220EFlops,近5年平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约1200EB。

可以预见,在“上云用数”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将澎湃不息,而本届峰会上的一次次数字之约、一场场智慧对话,更如“风向标”,照见数字中国建设的如火如荼。

新跨越:数字化绘就八闽灵秀美好图景

“快看,AI簪花!”数字福建展区一角,福建文旅簪花AI互动项目吸引着不少“爱美人士”驻足流连,市民通过拍摄照片实现“一键簪花”。

“这个设备使用了多模态大模型图生图技术,通过不断地给AI模型‘喂’图像信息,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引导它学习,让它学会描绘人的形象。”展区工作人员说,簪花照片其实是AI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今生簪花,世世漂亮,有了这个高科技,游客不用‘特种兵’赶赴泉州,也能拍出美照。”

AI簪花的火热“出圈”只是一隅。日前,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2024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提出,推动数字赋能千行百业,优化文旅数字化服务,激发数字文旅消费潜能,推动数字文化繁荣发展。

数字化应用场景将历史与“摩登”创新融合。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严复故居,游客借助“福元宇宙”研学平台,置身“元宇宙”世界,体验严复的生活场景;在龙岩永定区的客家土楼,游客享受集互动式展览馆、角色扮演实景“剧本杀”于一体的“沉浸式”剧场……

以数字激活文旅IP是数字福建建设的生动缩影。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数字福建建设已走过24个年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也连续举办七届。回首2018年的春天,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户福州。彼时,福建的数字经济规模为1.42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39.8%。

再望来路,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已然掀起“浪花朵朵”——至本届峰会前,已有超1700位专家学者出席一年一度的“数字盛宴”,超1800家单位参展,促成近2600项数字经济项目签约落地。与此同时,数字福建建设实现再跨越。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居全国第三,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9万亿元,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超过一半。

八闽灵秀,因“数”而美。眼下,以数字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兴”之火呈燎原之势,福建高质量发展脉搏正强劲跃动。

——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加快,集成电路和光电、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产业集群规模超2000亿元,马尾物联网、武平新型显示等5个数字产业集聚区产值超1000亿元,10家福建省重点数字平台交易额破百亿元。

——数字政务服务优化升级,今年1月,闽政通焕新升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注册用户6230万,工作日日均活跃用户数近45万,入驻高频事项超800项。

——数字社会建设蹄疾步稳,福建已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影像共享调阅全覆盖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毫秒级共享”,累计互认检查检验项目约4.41亿项次,远程医疗已经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全覆盖。

…………

江河万里,其源必长。福建坚持把数字福建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全力加快信息化发展,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在探路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中奋楫扬帆。数据显示,本届峰会福建共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319亿元,涵盖数字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区域总部等项目。

向未来:数字中国建设迸发澎湃动力

钦安殿祭祀、鹿囿喂鹿、澄瑞亭喂鱼……在紫禁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御花园亭亭玉立、摇曳生姿。游走其中,移步换景、峥嵘轩峻。本届峰会上,这些故宫掠影被“搬上”了数字文化展区的一面墙。

途经故宫博物院展馆,不少市民正戴着VR眼镜“行走”在御花园,感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盆景蓊蔚洇润。“VR御花园是数字故宫体验专区今年新增的展项。”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基于故宫博物院积累的高质量三维数据资源,以高精度数字三维模型复现故宫御花园区域,开发了4个虚拟现实场景。

时空相异,古今通融。“故宫博物院始终致力于挖掘数字资源数据新价值,拓展数字资源数据全民共享新场景,我们希望通过数据的不断采集和积累,发挥出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让中国故事跨山越海、永久留存。”在数字文化主题分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说道。

数字是座“富矿”,成为城市管理的“提效器”、幸福生活的“助推剂”,我国正加速向“数字强国”迈进,展现“数”与“实”的双向奔赴——

在山东展区,掌上政府“24小时不打烊”、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网通办”、就医“一码通行”“一网预约”“一站结算”,数字政府引领下的新体验让市民幸福感满满;在江苏展区,北斗导航在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广泛铺开,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向智慧化迈进,“新基建”如同春风,吹拂着智能互联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日益成形;在广东展区,“湾事通”综合服务平台作为“数字湾区”建设的首批成果之一,面向跨境人群实际需求,提供跨境出行、通关、支付等高频公共服务,日均活跃用户数超3万人,周末峰值超8万人。

时至今日,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发展风起云涌,从八闽大地的“种子”播撒,到神州大地的蓝图擘画,数字中国加快建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届峰会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据要素市场日趋活跃,2023年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同比增长22.44%。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扩容提速,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张平看来,数字经济要真正推动生产力发展,需要和实体经济相结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研究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黄殿中认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和引擎,大数据可以作用于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主体,释放出倍增效应。

数字中国春潮涌,共襄盛会谋未来。数字技术前景无限、潜能无限,是一篇大有可为的大文章、好文章。放眼全国,千行百业乘“数”而上,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生产生活装上“四轮”,让经济发展长出“双翼”。乘着峰会召开的东风,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数字中国建设道路正越走越宽,迸发澎湃动力。(记者钱嘉禾)

原标题:数字中国蓄力向“新”东风劲——写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