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行宫

马氏行宫,又称湖山圣殿,位于如龙桥东侧桥头,座东朝西,始建于明代,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建,扩建两廊,形成现在规模。布局分前后二堂。前堂为戏台,后堂内供奉马氏夫人、庙祝大王等七位仙主。

马氏行宫依山傍水,古木荫翳,飞檐翘角,正面为三间进,中辟一正,两侧有一站,顶部为三重檐歇山顶,重檐三间为木刻雕花窗装拼。从正门而入即为戏台,两侧各辟一厢房,为戏客居所,柱枋角处精雕细琢,采用镂空制作工艺,戏台顶部绘龙凤、八仙等彩绘,四周白粉墙上有古壁画,惟妙惟肖,整体建筑富丽堂皇。据村中老人回忆,在其年少时,曾见本村有名雕刻师吴陈器在其修理佛轿过程中,发现佛轿的柱子不是用木质制作而是用竹签参差不齐用麻绳捆扎而成,外用油漆漆上,竹签上有“金××捐银×两×钱”等字样。这与《举溪记》“金姓颇繁”相吻合,惜在文革期间遭毁。原本戏台正面还有一酒楼,为古时男性观戏之所(古时有男尊女卑之分),女性和小孩则在底房看戏,等级界线甚为分明。后堂大殿里神像威严,挂满红联布饰,香烟迷漫,过去每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迎神节”,邻近乡村群众都成群结队来烧香,并且还请来戏班,举行为期半个月的“戏会”,热闹非凡。庙会在形式上虽含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实则是群众性的-,其内涵丰富,把物质、文化交流,民间艺术及群众旅游等巧妙结合在一起,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群众,形成一种民风习俗。七十年代末因开岗西公路马氏行宫被拆了一部分,因此现存的马氏行宫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至今每年还会举行庙会,拿出凤冠霞帔妆扮神像,摆上供品,供人参拜,只是没人唱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