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摆拍引争议,呼唤更加精准化的治理

情节夸张的“热点议题”、来源不明的“重磅消息”、真假难辨的明星和好友账号……你是否也曾在上网时经常刷到诸如此类的内容?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布了《网络不实信息治理研究》,探讨网络不实消息背后成因、传播路径,并给出预防和治理建议。该报告指出,针对虚假摆拍为代表的网络不实信息,短视频平台联合创作者对演绎虚构内容进行标识,有助于网民区分虚假摆拍,七成受访者表示支持。

针对线上和线下的不实信息,相关部门和平台都给出了治理举措。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提出“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多家主流互联网平台跟进落实,建立起预警、分析、验真、标记、辟谣、拦截、提示的全链条治理机制。此外,抖音2023年还更新了《剧情演绎类作品内容创作新规》《抖音资讯类账号信息管理规范》《内容使用标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等多项新规,这些举措,反映出网络不实消息治理正被纳入系统化的规范框架,而不再局限于单一事件或风险的被动处理。

从源头出发,明确内容创作规范,督促创作者对作品表明态度,或许是目前治理摆拍最切实有效的手段。但要真正遏制网络不实信息传播,无论是治理思路还是具体措施,仍有改善空间。

一方面,治理思路从“内容”转向“行为”规范,尤其是创作者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不实信息数量大、传播速度快、反转多、举报信号杂,想要兼顾快速和精准,难度不可谓不大,不同平台核实资源不互通,不实信息在各平台间变换更隐蔽的传播形式,也会影响到查证和辟谣速度。

网络不实信息时有发生,原因之一在于流量和利益争夺。一些内容发布者故意捏造不实信息,比如“卖石榴老人被拒”“给住院婆婆吃泡面”“ 网红大V谎称自己是癌症病人”等,或是博取关注度,或是背后有黑灰产业链,编造不实信息博取关注,企图进行流量变现。对此,抖音还上线了抹除粉丝等功能,努力切断网络不实信息的变现途径和利益链条,提升违规成本。除了打标提示、限流限收入、粉丝清除、账号封禁等常规治理手段,还要防范违规账号“换个马甲”重来。

不仅如此,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热点周期短,部分自媒体账号受利益驱动,成为不实消息的网络搬运工,个别媒体也未尽到核实信源、及时辟谣的职责,盲目追随流量,将虚假摆拍信息当作新闻进行转载报道。要遏制网络不实信息,专业新闻媒体和运营人员尤其需要提升媒介素养,谨慎克制,把好内容关,对平台和用户负责。

另一方面,系统化治理网络不实信息的同时,也需要更加精准化,避免误伤。应当明确,虚假摆拍是通过剧情演绎或不当剪辑等方式制造虚假信息,和正常内容创作有很大区别。内容创作有剧本是很正常的,理论上可以进行剧情演绎,但需要注意把握边界和尺度。创作者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尤其不能摆拍社会争议事件和话题,否则容易被误以为真。事实上,网络平台上也不乏观察社会生活、反映真实美好生活的优质内容创作。为什么一件小事、一个细节能引发强烈共鸣?如何妥善地释放社会情绪和回应公众关切?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思考。

整体来看,网络不实信息治理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在治理思路上平衡好效率和准度,在具体实施中把握住边界和尺度,让网络不实信息止于有效“共治”。

原标题:虚假摆拍引争议,呼唤更加精准化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