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秦岭从来都不缺诗词称颂,无论是春色秋思,还是夏蝉冬雪,在诗人眼中都是值得赞叹的独特风景,他们留下的经典名章,为后世再现当年秦岭山水的绝美意境。一起来看看,诗人岑参眼中的秦岭。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唐·岑参《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渼陂就是如今鄠邑区的渼陂湖,它坐落在苍苍秦岭之下,有无数诗人曾流连于它的美景,并赋诗于它,岑参就是其一。
这首诗开篇就写出了渼陂的碧波万顷,湖水浩渺,诗人泛舟游于渼陂之上,岸上物事倒影入湖水天一色,如同在水面漂浮,岸上的村落、城池被落在了身后,有山有水,如诗如画,悠闲惬意的生活不过如此。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唐·岑参《登总持阁》
总持阁在长安城南终南山总持寺中,依靠着终南山的山势,总持阁直逼云天。
这首诗是诗人登上总持阁后所作,以眺望的视角去看秦岭,秦岭的群山尽收眼底,不似往日的高大。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
高冠谷即今秦岭北麓的高冠峪,在《水经注》和宋《长安志》中写为“高灌谷”,形容谷水自高处灌下,泻在高冠潭中,唐代雅化为“高冠谷”。
这首诗写诗人去拜访友人郑鄠,友人未曾见到,却看到了高冠谷傍晚时分的雨景。在雨水下,山涧的花儿更显娇美,水潭边的树木高高矗立,在春云笼罩中倍感暖意。
古时,秦岭是无数诗人眼中的创作灵感,他们用手中的笔墨书写着秦岭的雄浑、奔放、淡雅、内敛;今日,秦岭是我们的“父亲山”,它庇护着我们,我们也要还它尊敬和爱护。
原标题:一诗即一景,与诗人岑参一起探访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