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从《诗经》里走来的南山

古往今来,秦岭的美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叹。秦岭古称“南山”或“终南山”,编于春秋时代,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更是有不少诗篇,产生于广阔的秦岭地域。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乐只君子,保艾而后。

——先秦《小雅·南山有台》

《小雅·南山有台》全诗五章,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细致地列举了秦岭丰富的树种,歌颂了秦岭的富饶物产。

秦岭的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如此多丰富的物种,生长在秦岭的南坡北麓,塑造了秦岭生机勃勃的山林景象。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先秦《小雅·信南山》(节选)

《小雅·信南山》全诗六章,前两章用简洁的诗句真实描绘南山的山势及山下成片的原野,整齐有序的田垄、沟渠,以及冬日里南山水汽氤氲的景象。

南山的山势绵延不断,这里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开辟出来的地盘。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齐,后代子孙们在此开荒耕地,既划分地界又开掘沟渠,田垄纵横向四方延伸。

冬日里天空之上阴云密布,雪花坠落纷纷扬扬,再加上烟雾弥漫的细雨,水分是如此的丰富充沛,浸润浇灌着这片大地,让田里的庄稼可以蓬勃生长。

《诗经》就像是一条长达三千年的幽深时光隧道,记载着璀璨瑰丽的华章典故,涵养了先辈气吞山河的豪迈,使得周风秦韵得以传承,让秦岭中的故事传唱千年。

原标题:探寻从《诗经》里走来的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