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彦:为国造舰60余型,身后有支“综合舰队”

“如果在楼梯口遇见,你绝对想不到这位朴素、和蔼的‘邻家老爷爷’是为国家研究设计60余型舰船的人。”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八所)原所长梁启康曾和许学彦住在同一栋楼的上下楼,他评价已故的许学彦既是中国现代船舶科学的先行者、淡泊名利的科技工作者,又是青年学者的良师益友、热心公益事业的活动家。

从事舰船研究设计60多年,凭借对舰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和对本职工作的执着,许学彦主持研究设计了从黄浦江渡轮到“远望”号测量船等多种型号舰船。其中,“远望”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东风”号万吨货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船”之一。他曾与陈景润一起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也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国防工业先进工作者……

尽管获奖和荣誉无数,许学彦却一直保持低调踏实、平淡朴素的作风。无论什么场合,他都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人物。他一生都在努力做好一件事:为国造舰。

立志造舰

1924年5月11日,许学彦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郑陆桥镇北夏墅村。那里山清水秀、河湖环绕,船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小时候夏天喜欢到河里游泳、划船。我是家中五兄弟的老大,所以都是我掌舵,想到哪里就能划到哪里。这让我对船产生了一种感情。”在《远望情怀——许学彦传》中,作者张毅记录了少年许学彦度过的美好时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很快打到许学彦的家乡。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13岁的他跟着村里人一起逃难。一路的惊吓与磨难,让许学彦感慨中国国防力量的薄弱。他暗下决心,将来要学习和国防工业相关的专业。

1944年,许学彦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师从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创始人辛一心先生,并于1951年经由辛一心推荐,进入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任技术员,走上船舶设计之路。

“环境影响、情感激发、良师教导,许学彦就这样一步步地与船舶结下不解之缘,再也分不开了。”张毅说。

在实践中练技术

“从大学毕业到离开设计岗位,他亲手绘制和审定了成千上万份图纸。”梁启康说,“他可能是当今设计舰船最多的人,其中很多重要型号已成为我国造船史上的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迫切需要万吨级远洋运输船。1958年,设计、建造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的任务落到许学彦身上。

“这项工作十分艰难,而且设计周期再三压缩,使得我日夜加班,有时每日只睡三四小时,整天脑子里就是‘东风’号的问题。”许学彦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许学彦特别重视从实践中学习。设计“东风”号时,他一边关注前沿技术,一边与工人、技术人员打成一片,群策群力解决困难。在江南造船厂,他在船台旁搭起简易设计室,边学习、边设计、边施工。为减轻船体自重,他提出在全船部分使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船体减轻后,船舶装载量指标、快速性指标、钢料消耗指标等均大幅改进,最后完成的实船确实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东风’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梁启康说,“而且,其大部分材料、设备都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非常了不起。”

1978年,“东风”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又获评“中国十大名船”第一名。

1965年,我国启动导弹研制项目,洲际导弹落点预计在南太平洋赤道附近,必须同步启动海上测量、打捞船舶研制。1967年7月18日,“远望”号测量船研制项目启动,43岁的许学彦因有设计“东风”号的经验被委以重任。

“最大困难是时间紧迫。”许学彦回忆说,“当时要求同时设计两艘船,并在1969年建好。因为时间太短,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仔细分析,许学彦认为两艘船的承载量、航速等主要参数完全相同,仅船载观测设备不同,可以在设计时将两艘船“合二为一”,一次放样能大幅减少建造成本和时间。

在技术方面,测量设备要求宽视角,但船长有限,视角无法和陆地上一样。此外,海上船体摇摆、钢材结构变形、噪声和振动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给精密测量带来影响。

“许先生常说,造船是系统工程,每一艘船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七〇八所研究员陈安扬回忆,“他从不突出个人,号召大家要有集体观念、协同工作形成最大合力。”

设计“远望”号测量船时,许学彦带领设计组全体人员根据技术要求,依靠集体智慧,解决了测量船的总体方案、高精度导航定位、电磁兼容性、特殊设备安装等八大关键技术难题,保证了测量船研究、设计、建造、试航的顺利进行。

“远望1号”“远望2号”交付使用后,参与了1980年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1982年水下发射试验及1984年同步通信卫星发射任务,均被证明总体性能良好、各系统功能完善、设备运转稳定。

以造船为荣

许学彦的奋斗历程堪称新中国舰船科技史的缩影。他见证了新中国造船工业、海军装备的建设发展历程,创造了新中国船舶设计史上无数个“第一”。自始至终,他都保持不断学习、钻研问题的习惯。

“直到90岁高龄,他仍非常关注新技术,愿意尝试和接受新事物。”七〇八所高级工程师蔡琳骏说。

2004年,蔡琳骏开始担任许学彦的秘书。那时许学彦已经80岁,却多次请求蔡琳骏教他使用电脑。

“本来收发邮件、打字方面的工作我可以代劳,但他坚持自己学习,打字、上网、使用手机App等都学。”蔡琳骏补充说,“其实在那个年龄学习电脑是有难度的,但他喜欢琢磨、愿意学习。”

许学彦认为,设计人员应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消化吸收后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为此,他将电脑字体调大,坚持学习,直到90岁还经常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1998年,许学彦在为《院士思维》一书撰写的文章中,不仅介绍了造船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展望了氢燃料、光纤通信、传感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前景。其中,他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状况、辅助人类工作场景的描述,俨然在26年前就洞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今天。

“许先生对新技术非常敏感,包括很多不属于造船专业的技术。”陈安扬说,“他认为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手段,很多事情他喜欢亲身实践。”

再后来,因为视力下降快,许学彦只能借助高倍放大镜阅读。“通常放大镜只有三五倍,后期他用的放大镜已接近20倍了。他就这样拿着放大镜,慢慢地、逐字逐句地阅读文献。”蔡琳骏说。

在许学彦身边久了,蔡琳骏感觉他更乐意别人称自己“许总”(总设计工程师)。“因为他当时是总工程师,也是‘远望’号、‘向阳红’10号等多型舰船的总设计师,担任所里总工程师的时间特别长。”蔡琳骏说,“他更为船舶设计师这个身份自豪。”

热心公益

退休后,许学彦一边关心舰船研究,一边对公益事业投入巨大热情。

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七〇八所的船模试验池被划入世博园园区,即将被拆掉。但该试验池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是当时唯一一座有历史意义的试验池。为此,许学彦联合20多位造船界专家,向上海市递交报告,希望保留这座试验池。经过努力争取,上海市修改了世博会规划,最终保住了这一历史文物。

许学彦常应邀担任一些学术活动的评委,参与船舶试航工作。他总是非常热情,乐在其中。在一次从烟台到大连的渡船试航验收中,80多岁的许学彦亲自到船舱、轮机室、机舱里询问测试数据,了解性能参数和航行情况。

2005年,《船舶设计使用手册》(第三版)出版立项面临困难,许学彦积极为该书写推荐信、提出建议,并联系近百位专家撰写文章,提出修订意见。最终,这本学术专著顺利出版。

“上海造船工程学会曾组织‘大手拉小手’活动,许学彦不仅积极筹划,还亲力亲为,多次为当地中小学生讲述造船工业史及各型船舶的设计研究历程。造船和公益活动可能是他倾注热情最多的事情。”梁启康说。

“许先生是那种在人群中不易找到的人。”蔡琳骏说,“他似乎没有传奇经历,也并非光芒四射,但能六七十年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记者张双虎)

原标题:许学彦:为国造舰60余型,身后有支“综合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