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莲庄,又称“刘园”。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所在。






另有一幅题为《颜平原刘太守序》,为行书体,是“宰相刘罗锅”刘墉所书。碑上款还盖有清乾隆皇帝“御赐仙筋”印章,南北二刘走到一起,亦是史林一段趣事。
净香诗窟: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四面厅构造,东临十亩荷池,西连碑刻长鹰。净香诗窗四周支摘窗轩畅明亮,月梁弯橡,曲折、自致。夏天,窗外荷花盛开,阵阵清风习习,游客在此品著观荷,确有一种远离供埠,返朴归真之惑。
“净香诗窗”建筑结构最精妙处是厅内天花藻井,一为升状,一为斗(笠)状,故又俗称“升斗厅”。别具一格的构造,为海内孤本。古人云:“非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唐古典》表现刘氏家族的奢华与地位之尊。这里曾是主人邀集文人雅士岭诗酬唱之处。
扇亭:因为它不管里面的形状,还是外面的形状,都如一把展开的扇子,故得此名。
整个设计别致,构造精巧。天花、额枋、楣板等,俱多踵饰,工艺精细。亭内壁嵌《刘氏义庄记略》石刻四方,系刘锦藻撰于1925年,主要记述刘氏家庙,园内亭、刘氏私塾等1888至1922年相继营建之始末,以及建立义庄(划拨现银及青浦、加兴等地用地、房产作为基金,以租息所得专用于族中祭祀、赈济、助学)的过程。
御赐牌坊:建于清宣统年间。一为“乐善好施”坊,一为“钦旌节孝”坊。系光绪、宣统两代皇帝嘉勉刘氏家族赈灾善举及女德节孝,多次颁旨待途建坊旌表而建。
牌访坊高8.5米,宽5.6米,为门楼式,五楼四柱,雕刻精堪且丰富。有“状元及第”、“文王求贤”、“三星高照”、“刘海戏金瞻”、“武松打虎”等传统戏曲题材,及龙、凤、狮、麒麟、蝙蝠、奇花异草等吉祥图案,都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东升闹:又名:小姐楼,是小莲庄唯一的一座法式建筑和中国塔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物。
建于二十年代初,自池东西向而建,登高可览全景及观日出,为刘家休闲、避暑之所,尤以女眷多登临欢聚,又名“小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