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忠:我们是大气环境的“哨兵”

刘兰忠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上黄观测站的站长。2019年夏天,在福建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担任副主任的刘兰忠,受邀到武义主持建设国内首个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部队出身的他,背上行囊,说走就走。

之所以是刘兰忠,因为他曾创建国家首座大气背景监测站——武夷山监测站,并在武夷山监测站工作长达16年。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上黄村海拔千米,从县城到上黄村,约有60公里,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从上黄村再“盘”到大毛尖山顶,还需要经过6.6公里、318个弯。刘兰忠要建的上黄观测站就在山顶,作为国家最高水平的气象环保跨界合成观测站,这个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武义县人民政府共同推进。

上黄观测站为何重要?金华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解释道,金华地处浙中丘陵盆地,三面环山,盆地效应导致污染物易进难出,非常不利于扩散,尤其在秋冬季气象静稳条件下,污染物在金华滞留的时间远超过周边平原城市,成为制约金华市空气质量持续高位改善的主要瓶颈。观测站可以通过精准跟踪了解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输送态势,掌握空气质量的背景状况和变化趋势,监控污染物输送过程。摸清了绿色“家底”,才能为国家制定环境管理政策等提供依据。此外,从地理上看,这里上接长三角,下连珠三角,对应的是我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一区域的空气数据很有代表性。

为方便来回山顶,刘兰忠放弃了原本安排在县城的住处,选择住在旧的镇政府大院。由于很少穿西装打领带,说话平实亲切,附近村民们误把他当成新来的门卫,老有人说:“这次的门卫气质还挺不错。”

刘兰忠刚来武义时,山顶上什么都没有。刘兰忠表示,观测站选址条件苛刻,海拔要在1000米至1500米的区间内、方圆50公里范围内没有污染源、气流活动频繁。要在这种环境下建站,挑战不小。“我们第一次来勘址时,山顶连5个人都站不下。只能将山顶足足削掉了7米,再用原土回填为平地。”

靠着以往的实践经验,刘兰忠在规划里增设了防雷系统、蓄水池等。在他的主张下,不仅保留了山坡上的野生杜鹃,还在山顶四周种上花卉果树,避免滑坡和水土流失。

项目于2019年年底正式动工,建站的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通往上黄村的唯一公路陡峭蜿蜒,冬天结冰打滑,夏季多雨难行,天黑以后伸手不见五指。其他研究员不敢开车,有着25年军龄的刘兰忠当起了司机,曾经短短两个月就开了1.9万多公里,一个月内爆了两次胎。开车到了上黄村,由于当时上去的路还没修,需要再从村中徒步前往大毛尖山顶。村里老支书王泽民说,哪怕是本地人,都很少去山顶,因为太难走了。刘兰忠他们上山的办法是“镰刀和地质报告”——看路靠地质报告,开路靠一把镰刀。镰刀还有另一个大作用,就是防蛇。

2022年10月,上黄观测站正式运行。刘兰忠任站长,包括他在内,整个观测站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员。清早他们开车上山,天黑前下山,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设备打交道。“我们是大气环境的‘哨兵’。”

上黄观测站建成后不久,刘兰忠在山坡上栽种了一批从武夷山带来的茶树,给自产的茶叶取名“上黄袍”。他说,在武夷山摩天岭,有一块巨石上刻着两个鲜红的大字“气魂”,路过时看到这两个字,给人以无穷的信念,希望在上黄也能有这样的“气魂”。

观测站从无到有、从有变强的这几年,刘兰忠回乡探亲的日子累计才30天左右。在年轻研究员的心中,刘兰忠本身就是“气魂”的象征。

目前,上黄观测站二期即将动工。据刘兰忠介绍,二期项目包括碳卫星接收站、碳通量监测塔、气象雷达等,将形成多项目观测、天地一体化监测野外综合平台。(通讯员李增炜 记者朱智翔)

原标题:刘兰忠:我们是大气环境的“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