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纪行|南大洋中层鱼调查记

中层鱼调查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大洋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察队在西南极的南极半岛邻近海域、东南极的宇航员海及普里兹湾共开展了15次中层鱼拖网作业。每次拖网下放后,队员们都对“渔获”充满期待。

“中层鱼,顾名思义,是生活在海洋中层水体中的鱼类。它们以浮游生物、虾类为生,又被更大的生物摄食,在海洋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负责此项调查的考察队员田浩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他介绍,相对于南大洋表层和底层的鱼类资源来说,我们对中层鱼类的资源量和物种分布的了解都比较有限,因此对南大洋中层鱼类的调查十分必要且亟待加强。

生活在地球最南端海洋中的鱼类,与我们熟悉的鱼类相比,要奇特许多。比如南极电灯鱼和勃氏裸灯鱼,它们体表都具备独特的发光器。在海面200米以下,阳光无法抵达,完全是一片黑暗,而这些鱼类依靠自身的生物发电,能够一闪一闪地发光。再比如考氏背鳞鱼,鱼身细长,除了腹部残留的食物外,通体洁白,几乎呈透明状。其他生物,比如礁环冠水母,晶莹剔透,像一顶水晶制作的皇冠,模样十分漂亮。

中层鱼调查的手段除了中层鱼拖网之外,还有双鼓拖网,或者叫邦戈网(英文名字叫BONGO)。双鼓网的网架由两个圆形网圈组成,像两面腰鼓,两张渔网的底部分别连接着一个网底管,在海中拖行时,样品在水流的冲击下,会进入网底管中。邦戈网的设计有利于获取南大洋中上层的鱼卵和仔鱼样品。

田浩介绍说,很多鱼类并非一出生就生长在很深的大洋中,这些鱼类的成鱼可能将鱼卵产在饵料丰富的近表层水体中,随着鱼卵孵化,幼鱼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才会下潜到海洋中层。因此利用双鼓网进行鱼卵仔稚鱼调查时,他们选择的目标水深通常在100米到200米之间,要浅于中层鱼拖网的水深。

每次当中层鱼拖网作业结束后,田浩和队友黄传扬会在实验室对该站位获取的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并记录每一物种的数量。随后,他们对样品进行生物学测定,包括每一物种的体长范围、体重范围以及总重等生物学特征,并将这些数据记录在拖网卡片上。完成初步的生物学测定后,样品会根据物种类别被装入广口瓶中,并加入海水进行冷冻保存。回国后他们再对这些样品进行解剖并开展详细的实验,获得它们的生长、摄食、繁殖等不同角度的信息,从而对南大洋中层鱼类的生活史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深入研究。对于一些比较完整或者独特的鱼类样品,田浩通过甲醛保存的方式将它们留作了标本,期待通过这些标本让更多人了解南大洋的中层鱼类。

作业期间,田浩和黄传扬不仅要在风雪中下放回收中层鱼拖网和双鼓网,也要在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处理。每一个调查站位的工作都十分艰巨且耗时,有时一个站位的样品还没分析完,下一个站位就到了,为了顺利完成调查任务,连轴转已经成为工作常态。整个大洋调查过程中,已经记不清他们干过多少个通宵了。

而这也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大洋调查队员们不畏风雪、矢志科研的一个缩影。

原标题:南极纪行|南大洋中层鱼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