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代表:让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充分流动

作为一名来自产业科技创新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一年来,我走访最多的地方是企业,见过最多的人是研发团队。我的目标就是为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想办法、找路子。

20世纪90年代末,为响应科教兴国的号召,我从欧洲回到国内,当过老师、搞过科研、做过管理、办过企业。这些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将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难度,我也从中积攒了一些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试验田”这三个字深深吸引了我,因为将科学和产业相结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时说,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总书记的嘱托正是我们前行的方向。为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并联合多方满足这些需求,我们探索了一些“非常规”的做法。如在人才引进方面,采用项目经理制进行培育和评价;对于颠覆性创新项目,采取“拨投结合”的支持方式等。

这当中免不了会遇到一些阻力。但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实事求是。

2017年,我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团队。他们带着多年积累的研发及管理经验回国创业,但得不到投资者的重视。我们提出采用“拨投结合”的支持方式,帮助团队承担早期研发风险。在项目进展到可以融资时,再将前期的项目资金按市场价格调整为投资。这种方式既宽容失败,又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他们创立的公司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氮化镓射频外延材料,攻克了产业难题。像这样的项目,我们支持了80余项。

2021年6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作为中心主任,我一直在积极思考,如何在科技创新方面率先实现长三角真正的一体化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我想提的建议之一,就是如何在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方面,更好地发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带动作用。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创新链与产业链、创新要素与产业要素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最核心的命题,就是要推动创新要素在长三角的充分流动。我相信,这样长三角就有望成为全球的产业高地。(记者张晔整理)

刘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原标题:刘庆代表:让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充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