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会客厅”的生态启示——福建厦门筼筜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纪实

碧水微澜,飞鸟翔集,游人如织……美丽的福建筼筜湖滨海湿地,如今已是厦门“城市会客厅”。然而,30多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臭水湖。

2021年3月底,计划总清淤量约100万立方米、覆盖水域范围1.5平方千米的清淤工程开始了。这是筼筜湖生态整治提升的一期工程,工期约一年,旨在进一步提升筼筜湖水质,提高湖区的防洪调蓄能力。

30多年来,厦门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湖区水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修复,成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

30年接力整治修复

20世纪70年代前,筼筜湖还是筼筜港,与海相通,面积达10平方公里。70年代初,筼筜港西侧建设起了一道1.7公里的西堤,筼筜港从此成为了筼筜湖。80年代末,筼筜湖区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湖水发黑发臭、蚊蝇滋生,飞禽、鱼虾几近绝迹。

1988年3月30日,厦门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治理方针。自1984年起,厦门在筼筜湖实施了四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

一期(1984年—1992年)以“湖水基本不臭”为工程目标。政府部门关停、搬迁了数十家重点污染企业,建设了厦门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和南、北岸两岸污水主干管,以及相应的污水提升泵站,处理城市污水。1991年,设立筼筜湖区管理机构。

二期(1993年—1999年)以“截流新增污水,保证防汛排洪安全”为工程目标,包括改造分流污水管道;铺设污水截流干管;建设深海排海管、第一排洪泵站、西水东调海水输送管等工程。1997年,《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管理办法》出台。

三期(2000年—2009年)以“清淤整治,截流新增污水,改善筼筜湖生态环境”为工程目标,包括环湖截污改造;建设江头泵站及配套污水管线工程、吕岭泵站增容扩建;清淤造地;种植红树林(面积约2.6万平方米)等工程。

四期(2009年—2016年)以“晴天污水不入湖”为工程目标,包括松柏湖截污;新建、改造多个污水泵站、截污泵站;建设6座跨湖人行桥及松柏湖环湖步道工程,连通环湖步道等。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现

秉持生态治理、综合治理的理念,厦门通过强化防汛设施管理、科学调度水体、加强污染源监控、创新水环境管理及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等多项举措,探索出一条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筼筜湖生态治理之路。

生态效益显著提升。经过治理,昔日臭水湖变成了水清岸绿、碧波荡漾、白鹭低飞、鱼翔浅底的湿地公园。数据显示,多年来,筼筜湖生态指标持续改善,水体氨氮浓度由1987年的39.4毫克/升,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0.064毫克/升;湖区游泳生物由极度耐污的攀鲈鱼1种,增加63种以上,发现了粗皮鲀、小型鲨鱼、中国鲎等珍稀物种;累计发现鸟类86种,吸引了大批鸬鹚等候鸟前来越冬。在湖心岛、内外导流、南湖公园和江头公园水域堤等处种植了红树林约2.6万平方米,为鸟类、海洋生物等在城市中心区建造了一处栖息繁衍的新绿洲。

人居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厦门在对筼筜湖开展综合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该区域的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社会效益持续扩大,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湖区周边的土地价值显著提升,为优质企业总部落户、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今,筼筜湖片区已发展为厦门市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多年来,当地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构建了厦门“城在海中,海在城上”的独特城市格局。

制度创新的“实验湖”

——因地制宜,创新落实湖长制。1988年3月,“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创造性提出了“市长要亲自抓治湖”的综合治理理念,授权建立湖泊治理跨部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共同治理筼筜湖。行政首长负责河湖管理,实现部门间动态联动。2018年3月,厦门实行双总河长制,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市级总河长,强化了“治水”工作的党政同责。同年9月,将筼筜湖提升为全市唯一的市级湖泊,由分管副市长任湖长,进一步强化了党政齐抓、部门协同、市区共管的保护机制。

——量身定制法规,创新法治保障体系。20世纪80年代,厦门市开启了以法律法规形式开展筼筜湖建设、管理和保护的工作,并充分利用厦门经济特区立法权,先后修订颁布《筼筜湖管理办法》(1989年11月)、《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1992年9月)、《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1997年7月)、《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2020年5月)等法规文件,为湖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保障。

——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创新治理措施。持续“截污处理”,构建智慧管理平台。在筼筜湖周边关停、搬迁数十家重点污染企业,建设完备截污体系,编制筼筜湖流域系统化治理方案。持续“清淤筑岸”,创新淤泥处置新思路。适时开展湖区全面大清淤,并创造性地将淤泥就地堆填造岛,在市中心建成白鹭洲公园、白鹭岛,在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健身好去处的同时,也为鸟类等生物构筑了良好的生态保护环境。持续“搞活水体”,创新纳潮引水新举措。建设纳排潮启闭闸门和引水渠,创造性利用自然潮差纳潮引水并导流循环,显著提升湖区水动力条件,“水体搞活”能耗极低。持续“美化环境”,构建城市绿洲。在城市中心人工种植大片红树植被,构建闹市区“家门口”的红树林。

——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共管共治。自2015年起,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创建了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目标导向的湖区公园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富有厦门特色的“市民园长”管理模式,2020年升级“市民园长”,全国首创“市民湖长”模式,引导市民参与湖区保护,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法治素养和湖区保护意识,努力打造“同爱一片湖,共建一个家”的良好保护氛围。

山海相望,湖海相连。筼筜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和努力下,现如今不仅是厦门的城市名片,更成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综合整理)

原标题:“城市会客厅”的生态启示——福建厦门筼筜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