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一师:雪域高原上的特殊“警队”

近日,笔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出发,一路向西北方向前进。5个多小时后,抵达一师阿拉尔市公安局警犬高原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营地。

突击队营地所在位置属于天山山脉,不仅海拔高,地形复杂,山顶常年覆盖积雪。在这幽幽深谷,每天清脆的犬叫声,就是打破山谷寂静的第一声“哨声”。

“趴下、起立……”在突击队营地的训练场上,警犬“冷血”在训导员谷潇的指挥下,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每一个动作。

谷潇是这支突击队的队长,2013年从事训犬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可在高原上训练还是头一遭。“刚上高原时,因为缺氧,警犬就像喝醉酒了一样,一跑起来就东倒西歪的。”谷潇说。

高原反应是所有训导员和警犬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初到高原,原本精力旺盛的警犬便没了精神,各种指令也不能正常进行。“你让它坐,它不会坐,基本上啥都忘了,每跑两步就开始喘。第二天起来,警犬的眼睛都是肿的。”突击队训导员杨虎军说。

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束手无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训练便在每日跑步中拉开序幕,从2600米到3000多米,每跨越一个高度,都是一种挑战。半年后,训导员和警犬已经完全适应高原训练。

谷潇说:“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比的是持久力。警犬要长期待在这个地方,就得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还要不断创新调整。”

从突击队营地到训练场有7公里,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和河道,为了让犬在最短时间内练出本领,他们每天都要前往训练场。

除了坐、卧、立这些简单动作外,警犬的训练还要贴近实战。在训练中,训导员们会通过各种挑衅来激发犬的凶猛性,危险系数很高,扑咬、追踪这些技能都是在反复训练中有所提高。

“受伤是常有的事情,我的头、手腕这些地方经常受伤。作为一名警犬训导员,如果你身上没有几处伤疤,你就是不合格的,这些伤疤就是训导员的功勋章。”谷潇笑着说。通过一次次的磨合,训导员和警犬的默契度不断提高。

难走的山路,稀薄的氧气,随时变换的气候,常常让大家错过饭点。训导员们就地取材,煮上一包方便面,大家都觉得是一种“美味”。突击队训导员刘姜涛说:“我们吃啥都可以,可不能饿着它们。”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高原训犬队,大家苦中作乐,没有一人掉队。刘姜涛说:“既然来到这,就要把这份工作干好,不能半途而废。年轻人嘛,要有冲劲,有热情。”

别看现在大家都精气神十足,可最初的日子是他们不愿提起的。钢板房、河沟水、荆棘路……这样的环境不仅吓跑了施工队,就连厨师也招不到。

谷潇说:“当时确实特别艰难,没有水、没有电,也没有网络,没法和外界沟通。”外界的沟通受到了阻碍,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节奏,但他们依然带着使命奔赴高原。

2022年9月,在兵团公安局、一师阿拉尔市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建起了现在的突击队营地,不仅训导员的居住条件有了大改变,警犬也住上了专属犬舍。

又一场大雪,山间的道路被积雪覆盖,下山购买物资的警员也提前买回了春联,早早地把营地装饰一番。

“包饺子喽……你这个饺子包得像元宝似的。”“漂亮吧,我妈教的……”傍晚时分,大家回到训练基地,安顿好了警犬,开始包饺子,你一言我一语,将对家的思念融入饺子里。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共同的信念。两年来,他们用毅力和忠诚书写着担当,从海拔3000米到4000米,再到5000多米,迈过山涧沟壑,翻越雪山草地,每一座山都是训练场,训导员们不畏困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探索,数百组珍贵的警犬生理生化指标在这里被采集记录,总结出了多种高原警犬的新训法。

“我们一定会把警犬训好,让它们成为我们更亲密的‘战友’,打造高原训犬的兵团样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需要。”谷潇说。

雪停了,夕阳的余晖洒在雪山之间,雪山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壮丽无比。训导员和警犬的故事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继续演绎着,他们将用青春书写新的荣光。

原标题:新疆兵团一师:雪域高原上的特殊“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