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中,问句使用得相当广泛,表现形态也显得多种多样。有正问句,有反诘句;有问答句,有问而无答句;有对话式的一问一答,有非对话式的自问自答;有因疑而问,有无疑而问;有问句意在言中,有问句意寄言外;有问而推测,有问而感叹;有仿拟式问答,有答非所问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有人说,诗词中的问语,是无疑而问,这不全面。诗词问语中,有些问句,源于生活语言,虽然不是照搬口语对话,但保持着生活语言形态,只不过以诗语形式体现出来罢了。如崔颢《长干曲》按诗句语言方式写两人对话,体现交际方式,一问一答。诗中女主人公听到邻船男子口音,猜度“或恐是同乡”,因而停船问道:“君家何处住?”并说明“妾住在横塘”。第二首为男子答辞。“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是具体住址和活动地域,进而说明“同是长干人”,只是不曾相识。形式上采用诗语,但内容上完全符合信息询问与信息对答要求。其间没有回避,没有曲绕,没有含糊其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同样就具体事发问,牧童以指代答,极富生活情趣。这类问答,即使诗中人物属于虚构,但其对话内容,也应列入信息沟通一类。
当然,诗词问语,大多与一般信息传输之问答不同,它立足于情感表达与形象塑造。问答句中,有自问自答者。如辛弃疾词中的“问人间、谁管别离愁? 杯中物”,是自问自答。自问自答,作用是强化感情,提请关注。张舜民《题岳阳楼·卖花声》中的“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设置了一个问题:被贬到南方者,有几人得以生还?接着回答:回望那遥远的夕阳余红之处,应该是我原在之地——京都(长安指汴京)。意思是说,生路唯在重新招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问的是明晨行至何地,所答内容属于推测,以特定景物表现特定离情。同样,“问君能有几多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类自问,以江水、风絮等物自答,形容愁的量大、不绝、绵长。有首民歌,题为《什么弯弯升上天》,前四句问:“什么弯弯升上天?什么弯弯分两边?什么弯弯能割稻?什么弯弯会种田?”后四句为答:“月亮弯弯升上天,牛角弯弯分两边,镰刀弯弯能割稻,双手弯弯会种田。”其中所问,本身按所答设计,所答具有唯一性,两者之间,如同谜面与谜底。这种问答,多见于民歌。
许多反问句,无须回答,甚至无法回答。对无须回答,甚至无法回答的问句,有人称为奇问辞格,它使表达生动别致,富有玄思与情趣。“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示切盼;“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示确定、无疑,旨在加强语气。在白居易《白云泉》“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涛在人间”两句诗中,“何必”,意为“不必”,用反问才有表达力度,如用肯定语气,则平淡无味。李商隐《瑶池》:“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属于嘲讽式反问,于委婉语气中显出寒霜利剑式的犀利尖刻。纪昀评此诗“尽言尽意矣,而以诘问之词吞吐出之,故尽而未尽”,点出反问之妙。反问句,多含感叹、抒情内涵,包含肯定、否定判断,体现出浓烈的情绪成分。“健儿无粮百姓饥,谁知朝朝入君口?”“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其中,没有真正的疑问,只是强调语气。“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春风不相待,何事入罗帏?”表达浓烈期盼的情绪。“谁共我,醉明月?”抒发无人作伴的寂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表面是问,实际上表现思念。“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意在否定西施亡吴一说。“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旨在肯定奢侈纵乐必造成祸乱。“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哲学性的追思和拷问,不可能得到确定答案。辛弃疾《木兰花》中,共提出6个问题,属于“天问”式追寻。一串“问”,织出一幅神话图景,使人觉得新奇、浩渺和神秘。其中,问月为何入海,系古人直观印象,现代天文学可以解答,而所涉神话,则无法回答。“花落知多少”一类问语,不须回答,因为无法回答。它们表达一种感念、一种怨恨、一种慨叹,意在抒发内心郁结之情,并非要获得某种确凿信息。卢祖皋《贺新郎》开篇道:“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意思为:抓住柳条问一问,那个越国的范蠡曾来过吗?从信息意义看,此问无意义;但从文学看,却反映一种精神取向,意在绝弃功名。张先词《天仙子》“送春春去几时回”。作者没有回答,因无需回答。“春”指季节,“几时回”有确定时间答案。但此处并非追问时间,而是表达一种寂寥感、一种失落感,出于抒情需要,与“临晚镜,伤流景”组成惘然困顿、无所事事之意。柳永词:“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置结尾处,没有回答,实以问句表示思念之苦,天隔地阻,音讯难通,愁肠百转,郁气千结,只深藏于腹,无处言诉。贺贻孙《诗筏》称“最妙在不作答语”,便指此类问句而言。
诗中还可以故意使用答非所问的语义错位。这种错位,显然不是疏漏,而是有意为之。如“日暮乡关何处是”,所问对象指向家乡所在地方,所答却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指向眼前直面景象,江水茫茫,烟波浩渺,思心难遂,愁情绵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问得抽象,答得模糊。“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没有正面回答,说明路远山遥,无以言归。“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则是化实为虚,将曲子“梅花落”当成梅花,仿佛四处飘散,洒满关山。这种错位,正是诗语艺术表现力之所在。它力求突出情思和意趣,不在语义之契合与信息之准确。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表面看,问“理”而答“歌”,意在凭借河浦渔歌加以点示,让友人于物外领悟玄理。张耒“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问仙山所在何处,答烟浪衬托夕阳,用以表示仙境迷茫,无法寻找。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写隐者,笑而不答,实际上是以笑体现隐者不同俗见之超然态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诗,全用疑问句。此举二例。皇甫冉《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王安石《勘会贺兰溪主》:“贺兰溪上几株松?南北东西有几峰?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坐从容?”这两首诗,皆为问候友人,属于诗意化问候,问所处自然环境及交往人等,从审美层面切入。
可见,问句不限于发问,其用途十分广泛,在语气、句型、表意等方面,灵活多变,异彩纷呈。诗人正是有意利用多样化问句,传达特定思想情感,巧妙组合意境,完成作品之创造。
原标题:诗词中的设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