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绿电+绿氢” 加快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加快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用“固废”制造“绿氢”,用“阳光”生产“绿电”,研究开发氢能产业,充分利用光伏项目,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固废”制氢 领先能源新赛道

发展氢能产业是构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方向,是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1月2日下午,走进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首先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排大型充电桩。与众不同的是,该充电桩车棚棚顶布满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周边摆放着现场制氢供氢发电“集装箱”,还有一个监测数据的大屏幕。

“这是全球首个集光伏发电、现场工业固废制氢供氢发电和锂电储能于一体的智能互补示范充电站,该充电站每天可以24小时不间断发供电。”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皓然介绍,这个充电桩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整个研究团队历时3年多,才搭建起多类能源智能互补体系,实现“双碳”目标。

供电很讲究安全平稳,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却要“靠天吃饭”,例如阴雨天或夜晚光照不足时就不能进行光伏发电,因此电能输出不够稳定。能否让新能源平稳供电?“我们的解决方案主要是让氢能进行互补发电。”正值午后,阳光明媚,张皓然给我们算起了一笔账,“智能互补示范充电站每天通过锂电池最大储能150度,晴天正常情况下光伏板发电每小时110度,光伏发电不足时,工业固废制氢进行补充发电,确保每天24小时拥有足够电力供应。”

张皓然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优先使用光伏发电的电力,多余的电储存在锂电池当中,夜间或阴天电力不足时再用氢气补充发电,“我们这个项目融合了三个技术创新,第一个是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第二个是工业固废现场连续制氢发电技术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bms系统技术。”

“‘固废’制氢,将打通共青城市企业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安全高效的氢能储运、利用的有机联系,为城市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新途径。”张皓然表示,下一步,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储技术研究院将重点在降低充电站工业固废物制氢成本、增加电池储电量、提升光伏电板发电效能上加大研究力度,推广智能互补充电站,降低工业、居民用电成本。

“追光”发电 再添“绿色”新动能

从空中俯瞰,位于共青城市高新区的江西交通应急养护基地里,由一万余块蓝色光伏板组成的“蓝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建”证着该市在赣鄱大地上追“光”逐“日”。

2023年5月,江西交通应急养护基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这是国内首个运用于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仓库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

该项目将光伏组件与屋顶融为一体,整体设计、整体施工,总装机容量为1680千瓦,预计每年可产“绿”电17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优先满足基地使用,剩余电量则接入国家电网,由供电部门按指导价购买。“按照当前工业用电每千瓦时1元钱计算,每年预计可节省电费25万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有效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基地还通过“绿电”降碳,预计25年内可节约标准煤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实现整个交通应急养护基地的碳中和,实现净零排放。

这是共青城市发力光伏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共青城市抢抓“双碳”机遇,把绿色低碳作为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掘太阳能资源优势,全局谋划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育集群、强链条,聚链逐“光”,全力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光伏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新速度”。江西汉可泛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以研发、生产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用热丝CVD生产线装备的企业。2023年,江西汉可泛半导体有限公司通过技术迭代升级,成功实现了将原来500MW(兆瓦)的大产能光伏用半导体镀膜热丝CVD装备及智能传料系统扩展到了单机产能1GW。如今公司生产产能翻了一番,单机瓦产能的价格却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一。

“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光伏产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所以经过这两年多的研发,我们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2023年我们获得了两个多亿的订单,获得市场充分认可。”江西汉可泛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海宾表示。

政策红利 从“纸上”落到“账上”

2023年,位于共青城市的江西金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西省2023年度省级绿色工厂,这些金字招牌的获得,不仅是对企业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工作的极大肯定,也是企业拓展市场的优质名片。

金酷集团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工业制造核心零部件和自主工业品牌产品生产的企业。2019年,金酷集团在共青城市投资打造的金酷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投产。

“我们PCBA事业部电子元件贴装车间,有4条全自动西门子贴片生产线,与传统的生产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是,传统模式是人工插件+波峰焊接,人力需求和焊接的材料需求(锡条+助焊剂)以及焊接材料的损耗非常大。目前采用的SMT自动生产线,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力,还降低了焊接物料的需求和损耗。”共青城金酷智能制造产业园生产运营副总向明介绍道,每条生产线配备1至2人就可满足生产。

在车间里,两辆智能小车载着十几斤的过炉治具在磁性条上按照规定线路来回往返。“以前是要靠人工搬运,每个过炉治具约一斤重,一次运送五六个,一分钟就要送运一次,工人就会十分辛苦。现在有了这个小车,一次运送20个过炉治具都不是问题了。”向明说,近两年,他们生产车间进行了大量技改,这两辆VGA运输小车只是技改之一,“2021年,我们还进购了一台自动插电机,以光学识别零件方向贴装来替代人工贴装,效率从人工150UPH提升到机器的720UPH。”

“近年来,共青城市抢抓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通过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强化指导服务、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引导企业以打造‘绿色工厂’为目标,在‘绿色制造’上多下功夫。”共青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行办负责人董融表示,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就必须做到快兑现、真兑现,真正把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可获得奖励20万,‘省级绿色工厂’可获得10万元,目前还在公示阶段,等全部流程完成,我们将尽快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兑现政策。”

在共青城市,新能源发展看得见、摸得着。未来,伴随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推进,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共青城市将继续探索绿色低碳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新模式,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勇毅前行。

原标题:江西共青城:“绿电+绿氢” 加快城市绿色低碳发展